在发生工伤和交通事故的情况下,受害者有权获得双重赔偿,即可以获得肇事司机的赔偿,同时享受工伤待遇。尽管大多数地区没有明确规定工伤赔偿和交通事故赔偿的先后顺序,但对医疗费的重复赔偿进行了规定。
如果在上下班途中或工作期间发生交通事故,而且受害者本人不承担主要责任,那么可以向主要责任人提起民事诉讼,或向保险公司提起工伤保险索赔。
当职工因第三方造成的交通事故受伤时,即使已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获得相应赔偿,如果劳动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其工伤赔偿原则如下:
对于事故发生的康复费、医疗费、配置更换费等医疗项目,应按实际费用支付。已经赔付的部分不能重复赔偿。如果赔付金额未达到或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水平,则应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直至标准水平。
对于带薪停工留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的工资、来往医院的交通费、住院费(地方规定标准×人数×天)、以及住院期间的餐饮费、医生护工的护理费等项目,如果已经获得赔偿,则受害人不能重复获得赔付。如果赔偿金额低于规定标准水平,应由单位补足差额。
对于赔偿性待遇项目,如劳动能力鉴定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只要相关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赔偿待遇项目,如果赔偿金额低于规定标准水平,国家机关应补足相应差额。
综上所述,根据法律规定,工伤和交通事故赔偿可以双重享受。然而,前提是确定交通事故责任主要在第三方,而非受害者自身,以确保受害者的权益和利益得到保护。
非因公死亡的认定及其待遇规定。非因公死亡包括地震、火山、交通事故等导致的死亡,除因病死亡外不能被认定为因工死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非因工死亡的家属可享受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等待遇,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交通事故责任方应承担的费用,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交通费等相关赔偿项目。如果事故导致受害人伤残,责任方还需赔偿残疾赔偿金和精神损失抚慰金等费用。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责任方应当赔偿包括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丧葬费在内的合理费用。
工作岗位上突发脑溢血导致死亡的情形能否被视为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者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视同工伤,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因此,如果有人在上班时突发脑溢血死亡,其应被视为工伤。
伤残鉴定的概念、范围及赔偿标准。伤残鉴定是对伤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等。十级伤残赔偿标准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其他级别伤残赔偿标准也有相应计算方法和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