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交通事故时,除了确定受诉法院外,还需要确定应该起诉谁。以下是应该起诉的几种情况:
如果交通事故是由机动车驾驶员引起的,那么肇事驾驶员应该被起诉。
如果挂靠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并造成他人损害,挂靠人与被挂靠人(包括单位或个人)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如果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在借用他人身份证登记的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应按照挂靠关系处理。
如果以融资租赁方式购买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并造成他人损害,承租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借用或租用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并造成第三者损害,车辆所有人与实际使用人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如果机动车在被盗抢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并造成他人损害,机动车所有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机动车在送修理、委托保管期间,由承修人或保管人驾驶车辆造成他人损害,承修人或保管人直接承担赔偿责任。
肇事机动车投保了交强险的,应由相关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首先应该优先就医治疗,保护生命和健康是最重要的。在住院期间,应妥善保存相关的治疗单据和CT等证据。
出院后,根据医院的建议和个人情况,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包括身份证、户口本和亲属关系证明等,以证实伤者的身份情况。
即事故责任认定的依据。
如门诊病历、住院病案、门诊票据、住院单据、休息证明和用药明细等。
计算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误工费、护理费、伤残赔偿金、精神抚慰金和交通费等。根据计算结果起诉,并在被告人数额外加一份。
根据事故发生地或被告所在地,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被告财产较少,有必要申请财产保全。对于机动车方的交通事故,一般可以查明投保的交强险或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以便将其列为被告。
在诉讼过程中,如果伤情较为严重,可以考虑提起伤残鉴定。对于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的伤情(如骨折等),可以考虑对后续治疗费用进行鉴定。此外,还可以申请鉴定误工时间、护理时间和辅助器材费。
如果您在处理交通事故官司方面有任何疑问,欢迎直接咨询我们手心在线律师。
交通事故二次手术后起诉是否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受害人应在一年的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同时,二次手术费用的误工费赔偿应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伤残赔偿金与二次手术误工费间存在交叉。被告应赔偿原告在二次手术治疗期间的合理损失。
一起交通事故引发诉讼期间当事人死亡的处理方式。当事人章某因交通事故导致脑损伤并引发赔偿诉讼,一审期间在家中去世。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经过重新审理,法院认定章某的死亡与交通事故存在因果关系,判决保险公司和王某向章某家属支付相应赔偿款。
交通事故立案的证据要求。包括赔偿诉讼中证明原被告主体资格的证据、证明具有诉讼及代理资格的证据以及证明双方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及其他证明诉讼请求的证据。涵盖了身份证明、继承证明、车辆所有人及驾驶人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授权委托书、责任认定书、法医鉴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时效规定,包括管辖权争议、事后报警证据提交、检验鉴定、尸体处理、事故责任认定书、事故责任复核、事故调解、事故诉讼以及上诉案件的详细流程及时效规定。全文涉及多个环节,旨在保障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顺利进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