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18条规定,以下情形不适用调解:
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存在异议时,不适用调解。交通警察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载明相关情况后,将认定书交付给当事人。
当事人拒绝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签名时,不适用调解。交通警察可以在认定书上载明相关情况后,将认定书交付给当事人。
当事人不同意进行调解时,不适用调解。交通警察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载明相关情况后,将认定书交付给当事人。
为了提高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的办案质量和效率,保证侵权行为当事人及时受到民事制裁,以及受损害的当事人能够及时获得赔偿,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义务人或权利人可以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后的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调解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在十日内进行调解。
如果当事人申请超过法定时限,或对检验、鉴定结论或交通事故认定存在异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制作《交通事故处理(不调解)通知书》,说明不予调解的理由和依据,并将通知书送达当事人,告知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调解或在调解过程中放弃调解,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终结调解。
实践中,对于有争议、拒绝签名或不同意调解的交通事故,一般无法进行调解。如有进一步疑问,欢迎咨询我们手心在线律师。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程序。当事人可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申请交警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申请调解。调解程序包括申请调解、参加调解的人员、调解开始时间、调解程序、调解期限、调解书的内容以及调解的终止等。调解在处理交通事故方面能维护双方权益,具有期限短、效率高的优
交通事故造成两根肋骨骨折的误工费的计算方法,依据我国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的规定,赔偿金额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情况确定。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处理的一般步骤,包括受理报案、现场处理、责任认定、裁决处罚、损害赔偿调解和向法院起诉。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的定义、作用、格式、内容及写作注意事项。调解书是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根据事故原因、责任认定和损失情况,召集当事人调解后形成的书面材料,记录公民或法人的法律行为,是履行权利和义务的凭证。调解书包括标题、事故时间地点、双方当事人信息
协商损害赔偿争议的时效计算问题。对于自行协商未达成一致的情况,时效计算从达不成一致意见或接到交警调解书之日起计算。达成一致但一方不履行的情况下,则从协议书约定履行时间届满之日起计算。同时,文章还涉及未协商损害赔偿争议和其他情形的时效计算,并附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