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来解决。协商调解包括民事调解和行政调解两种形式。民事调解是争议双方当事人选择一个第三方机构或个人,根据双方意见提出解决方案,并经双方同意执行,以解决纠纷。然而,民事调解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执行约定事项,纠纷仍未解决。
行政调解是通过政府机构的力量进行调解处理物业管理纠纷,但如果一方不遵守执行,就需要采取其他手段解决。
民间调解和行政调解与仲裁或诉讼中的调解是不同的。仲裁或诉讼中的调解是程序的一部分,不具有独立性。
根据我国《仲裁法》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仲裁庭可以管辖物业管理纠纷,依据是当事人达成的协议。仲裁协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签订合同时约定条款,一旦发生争议就提交仲裁;另一种是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后临时达成书面协议,提交给仲裁庭。
物业管理纠纷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大致包括以下步骤:
物业管理纠纷的类型包括:
部分业主以收费依据不足、前期遗留问题、物业管理质量低下等理由拖欠物业管理费,以此作为主要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类案件在物业管理纠纷中占据大多数。
此类纠纷主要涉及业主委员会更替、业主或业委会选聘、解聘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物业管理项目接、撤、管等问题。例如,前任和现任业主委员会对各自合法性的认定、相关资料的交接等引发纠纷。
当业主、使用人违反法律、法规、业主公约,在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建议整改无果的情况下,通常通过起诉方式解决纠纷。
例如,物业管理公司在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上设置广告、基站等并获得收益,擅自出租共有用房或对共用场地进行停车收费等,引发归属争议。
例如,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修缮费用承担、维修基金的设立、使用和管理等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例如,业主或使用人要求物业管理公司赔偿因保管服务导致的自行车、电动车、机动车被盗等财产损失。
主要涉及开发商在物业交付过程中引发的争议,如设施、设备、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受损、开发商未兑现减免物业管理费、延期交楼、房屋质量问题等。
一般物业纠纷包括物业企业不规范行为、员工不按合同和制度办事、业主对物业责任划分不明确等问题。解决纠纷时,建议先进行协商,如果协商无果,可以考虑仲裁或诉讼。
处理租房纠纷的有效措施。当发生租房纠纷时,应优先根据合同约定处理,驱逐违约方。同时,可请物业管理和业主委员会提供支持和监督。不建议过度依赖警方和法律程序,以快速解决纠纷。
不安抗辩权在物业纠纷中的应用,物业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常见物业纠纷类型包括无物业服务合同的纠纷、物业费用标准问题、业主拒交物业管理费纠纷以及物业管理企业违约等问题。
物业纠纷中是否可以申请支付令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物业纠纷中如果是一方向另一方请求给付金钱或价证券,并且满足其他条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小区物业管理范围和责任,包括房屋维护、绿化管
《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讨论稿正在征求意见,其中的第四十条引起了广州近20家小区业主代表的争议。该条规定,物业管理企业除非与业委会、业主或非业主使用人有书面合同约定,否则不承担业主及非业主使用人的人身保险和财产保管责任。上海市最近一起物业管理合同纠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