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股东之决议撤销权
在公司运营实践中,由于股东会实行资本多数决制度,中小股东往往难以通过表决方式对抗大股东。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大股东往往利用其优势地位,任意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经常出现大股东操纵的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公司法或者存在程序违法、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现象,且多数是侵害中小股东权益的决议。
《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无效或可撤销制度: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消。这项规定,赋予中小股东对瑕疵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或瑕疵董事会决议的救济途径,限制了大股东的股东权利滥用,扩大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使其利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公司法》第22条: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做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股东依照前款规定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应公司的请求,要求股东提供相应担保。公司根据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已办理变更登记的,人民法院宣告该决议无效或者撤销该决议后,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变更登记。
二、针对中小股东决议撤销权的行使和保护,建议采取如下方略:
1.制定能够充分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公司章程》,在章程中明确约定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召开程序、股东会议事提案的提交程序、质询程序、会议记录程序及决议表决方式等事项。
2.制定能够公平、高效,且充分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股东会议事规则》,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3.及时依法行使撤销权。
特别提示:
《公司法》第22条的规定,申请撤销决议的期限应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对起诉超过上述规定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公司法规定的撤销权起诉期间,不同于诉讼时效,在性质上应认定为除斥期间,即为权利行使的不变期间。该期间属于强行法的规定,公司章程或者当事人之间不得以合意或约定任意缩短或延长,期间经过后,撤销权人丧失实体法上的撤销权,即便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也可不予受理或驳回诉讼。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意义及特征,该制度是现代公司法的重要内容,对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有重要作用。它涉及原告股东、被告和公司三方的关系,并强调股东代表诉讼包含“代表权”和“代位权”两个层面。在中国,新《公司法》实施前,由于缺乏相关法律规定,股东无法通过司法途
人民法院宣告申请公司设立无效的情况。公司设立必须符合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通过公司登记机关办理设立登记手续并获得营业执照。如果出现资金未能足额募集、创立大会未按期召开或其他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等情况,公司设立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公众可查询公司登记事项
公司大股东侵害小股东权益的解决办法、开公司股份如何分配以及网上注册的公司如何注销。当小股东权益受到侵害时,应首先尝试协商,收集证据,并寻求法律帮助。开公司时,股份分配需综合考虑创始人贡献、公司发展战略和市场竞争状况。网上注册的公司注销时,需清理税务事
在直接诉讼中原告必须提出他受到的伤害不同于其他股东受到的伤害。直接诉讼是为个别利益受到公司侵犯的股东而设立的保障体制,目的在于保护股东合法权益。派生诉讼主要是中、小股东对那些在大股东庇护之下而侵犯公司利益的管理层提起的诉讼。在直接诉讼中,原告股东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