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合同无效的后果是什么?
时间:2023-05-26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行政合同无效的后果是被确认为无效的行政行为,自始至终就不发生任何的法律效力。除此之外,行政相对人可以不受到无效的行政行为的拘束,也就意味着不履行行政合同当中所规定的义务,也不需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行政合同无效的后果
一、行政行为无效的后果
行政行为无效的后果具体如下:
- 被确认为无效的行政行为自始至终不发生法律效力,被该行为改变的状况应尽可能恢复到行为以前的状态。
- 行政相对人可以不受无效行政行为的拘束,可以自行决定不履行该行为设定的义务,并不承担法律责任。
- 同时还可在该行为作出后的任何时间提出异议,申请有权机关进行审查,确认其无效。
扩展资料
- 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
- 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的。
- 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为中,在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不同的单方意志性。
- 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主体将予以制裁或强制执行。这种强制性与单方意志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就无法实现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性。
- 行政行为以无偿为原则,以有偿为例外。行政主体所追求的是国际和社会公共利益,其对公共利益的集合、维护和分配,应当是无偿的。当特定行政相对人承担了特别公共负担,或者分享了特殊公共利益时,则应该有偿的,这就是公平负担和利益负担的问题。
二、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结果
有权国家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相应行政行为无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目前我们国家法律当中所规定的一般民事方面的合同一旦签订的话,基本上都是属于合法有效的。但是如果是属于行政方面的合同签订导致无效的状况之下,所产生的后果是双方当事人都不需要按照合同内容来履行自身的义务。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失效的情形及法律规定
合同失效的情形及法律规定。合同失效的情形包括附有解除条件的合同和附有期限的合同,这些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所规定。此外,合同要约失效的法定情形包括拒绝要约、要约人撤销要约、承诺期限届满未承诺以及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最新法律规
-
无效合同的定义及情形
无效合同的情形和定义。当存在欺诈胁迫、恶意串通、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违反强制性规定等情形时,合同将被视为无效。此外,合同的违法行为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也是无效的。同时,免除一方因人身伤害或故意重大过失造成财产损失的条款也是无
-
债的担保及其概念
债的担保及其相关概念,包括人的担保、物的担保、金钱担保和反担保等类型。同时,阐述了担保的性质以及担保合同中需要注意的无效情况,包括国家机关和公益团体、公司高层违规担保等情形。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及担保人的相关权利和责任。
-
违建房出租能否致合同无效
违建房出租的法律问题,指出违法建筑出租签订的租赁合同无效,不受法律保护。文章还引述了《合同法》和《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阐述了自行转租的法律后果,包括出租人可解除合同和承租人的违约行为。此外,文章也讨论了将承租人的自行转租视为侵权行为的问
-
高利贷的法律后果
-
高利贷合同的效力及法律后果
-
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