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关系中的附随义务有哪些
时间:2022-12-0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导读:合同的附随义务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通知义务、协助义务与保密义务。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为辅助实现债权人之给付利益或周全保护债权人之人身或其财产利益,债务人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而履行的通知、协助、保密、保护等给付义务以外之义务。
合同关系中的附随义务及其内容
一、通知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八条规定,通知义务,又称告知义务,是指合同当事人应当将对合同相对方利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告知对方的义务。通知义务的履行有助于确保合同双方能够全面了解合同的情况,避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发生。
二、协助义务
协助义务是指合同当事人应当协助对方履行义务,以确保合同能够顺利履行的义务。在合同关系中,债务人通常承担积极的给付义务,以满足债权人的利益。为了实现合同利益,债权人必须积极配合债务人的履行行为,提供必要的条件。如果债权人不配合或未创造必要的条件,合同将无法履行或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债权人承担协助义务,以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
三、保密义务
保密义务,又称为忠实义务,是指合同当事人有责任将通过合同关系而了解到的对方的秘密予以保密。在合同订立时,为了使对方了解和信任,一方通常会透露自己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保密义务要求合同当事人尊重对方的秘密,不得泄露或利用对方的秘密,以维护合同关系的稳定和双方的合法权益。
不履行附随义务的起诉及其影响
当一方未履行附随义务时,对方可以对其提起起诉。然而,不履行附随义务可能会导致原告的财产权益受到侵害。在签订合同或协议时,合同双方应当遵守合同附随义务,以避免给对方造成损失。附随义务是建立在诚实信用原则基础上的合同关系要求。附随义务的设立目的是促进主给付义务的实现,并保护对方的人身和财产利益。违反附随义务与违反给付义务一样,都会产生违约责任。附随义务的内容包括通知、协助、保密以及基于诚信原则产生的其他义务。经济法对附随义务进行了扩展,使其作用更加凸显,并实现了追求实质正义的理念。在合同责任原则上,通常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存在违约行为,当事人即应承担违约责任,不考虑其主观过错。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合同责任仍需要以过错为构成要件。因此,在违反附随义务的情况下,不宜仅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伙协议
合伙人甲方、乙方和丙方共同订立合伙协议的事宜。协议内容包括经营宗旨、项目、期限和出资金额方式等。合伙人共同经营酒店,目标是获得满意利润。协议明确了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的方式,并指定了合伙负责人及事务执行人的职责。
-
合同解除后的法律效力
合同解除后的法律效力,包括合同失效、争议处理和赔偿权利等。同时,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项也进行了介绍,如单方违约和双方违约的处理、正当目的和自我保护、交易成本和市场秩序等。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合同的主要义务和附随义务以及不适当履行的情况。
-
企业高管收受回扣是否违法
企业高管收受回扣是否违法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企业高管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回扣是违法的,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回扣的特征,包括营销性、广泛性、有偿性、隐蔽性和危害性。判定回扣的法律性质需根据回扣的归属方分类界定,中
-
我国《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的后合同义务
中国《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的后合同义务,包括通知、协助和保密等附随义务。这些义务是在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交易习惯,当事人应当履行的。未履行这些义务将违反法律原则,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利益。
-
先合同义务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
当事人违反附随义务是违约吗
-
先合同义务的含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