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附随义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附随义务在合同关系中居于从属地位,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债权人的利益。
附随义务并非在合同成立之初就确定,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当事人遵守一定的义务,以维护对方当事人的利益。
附随义务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即使当事人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没有约定,也不影响该种义务的存在。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自主决定合同内容,但附随义务不能越界。
合同附随义务随着合同关系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内容。我国对附随义务的内容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知义务是指合同当事人应将对合同相对方利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告知对方的义务。
说明义务是指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相对方利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负有向对方说明的义务。
协助义务是指债权人为了现实地享有合同利益,必须以自己的行为接受债务人的履行,并配合债务人完成履行行为。
照顾义务是指债务人在履行合同时,应以谨慎、诚实的态度照顾合同相对方及合同标的物,辅助债权人实现给付利益。
保密义务是指合同当事人负有将通过合同关系了解到的对方的秘密予以保密的义务。
保护义务是指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应尽交易上的必要注意,保护相对方的人身和财产利益。
合同附随义务的具体内容取决于双方在协商订立合同时所约定的条款,但必须在法律的规定范围内,不能越界。
合同解除后的法律效力,包括合同失效、争议处理和赔偿权利等。同时,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项也进行了介绍,如单方违约和双方违约的处理、正当目的和自我保护、交易成本和市场秩序等。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合同的主要义务和附随义务以及不适当履行的情况。
中国《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的后合同义务,包括通知、协助和保密等附随义务。这些义务是在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交易习惯,当事人应当履行的。未履行这些义务将违反法律原则,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利益。
合同订立的不同形式,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以及其他形式。口头形式的合同方便快捷,但发生纠纷时难以取证。其他形式的合同认定复杂,需综合考虑行为、意愿等因素。文章还结合典型案例,探讨了未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其他方式证明合同成立,并解决了房产交易
合同履行中违反附随义务所产生的责任竞合问题。主要分为四种情况:一是造成人身伤亡和精神损害,受害人可提起侵权诉讼;二是不法行为导致加害给付,当事人需综合考虑损失大小和诉讼效率选择请求权;三是仅造成财产损失,违约责任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四是合同中有约定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