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合同诉讼 > 合同诉讼法定时效规定是什么

合同诉讼法定时效规定是什么

时间:2023-03-18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67620
导读:对于合同纠纷,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一般是在三年的时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是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之日开始算起,如果想要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就需要在诉讼时效的期限以内进行起诉处理。

一、合同诉讼时效规定

1. 诉讼时效期限

根据合同民事法律行为引起的纠纷,其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

2. 诉讼时效起算

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计算。

3. 时效期限超过二十年

若诉讼时效期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但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时效期限。

二、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

(一) 协商

协商解决合同纠纷是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法律、政策和合同约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达成和解协议,自行解决合同纠纷。合同纠纷的协商解决方法具有以下优势:程序简便、及时迅速;有利于减轻仲裁和审判机关的压力;节省仲裁、诉讼费用;有效地防止经济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增强纠纷当事人之间的友谊;有利于促进双方的协作关系,扩大往来。

(二) 调解

合同纠纷的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第三者的主持下,通过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过程,由第三者对纠纷双方进行说明劝导,促使他们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三) 仲裁

合同仲裁是指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由第三者依法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断,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作为解决争议的一种法律制度,具有灵活、简便、快速、低成本的特点,因此深受当事人欢迎。

(四) 诉讼

诉讼是解决合同纠纷的最终形式。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后,解决争议的方式包括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调解、仲裁和诉讼四种方法。当事人可以选择协商处理合同纠纷,若协商不一致,可以选择起诉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建议在诉讼时效期限内进行起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借款合同错误解决方法

    借款合同错误的解决方法。当借款合同存在错误时,可以通过修改合同或签订补充协议来更正。如果一方拒绝修改,受损方可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合同。此外,文章还涉及补写借条的法律效力,注明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为两年,事后补写的借条需清楚写明内容且不应与实际借款相

  • 产品瑕疵的诉讼时效规定

    产品瑕疵的诉讼时效规定、产品缺陷与产品瑕疵的责任性质的差异。文章介绍了两者在责任性质、责任主体、权利主体、归责原则、免责条件、诉讼管辖和举证责任等方面的不同。其中,产品缺陷责任属于特殊侵权责任,而产品瑕疵责任属于民事合同中的违约责任。

  • 缺少证据的工程款纠纷如何维权

    解决工程款纠纷的几种方法。首先,需要明确约定工程款的支付期限、逾期利息及调价方法,包括预付款、进度款等,并合理利用逾期认可条款保护承包人利益。其次,要重视签证管理,遇到图纸延误等问题要及时沟通并达成共识。再次,在诉讼时效内依法维权,可以利用合同法第2

  • 二手房买卖官司的诉讼时效

    二手房买卖官司的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相关规定,存在三年诉讼时效,但请求返还房屋等情形不受限制。还详细阐述了买房后房屋被查封的处理方法,包括提出异议、等待解封、提供担保财产或解除合同等。最新资讯提及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超过

  • 房产证办理迟延的诉讼时效
  • 房屋面积差价的诉讼时效问题
  • 加工承揽合同履行地如何确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