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私人借款赖着不还的情况如何处理。建议先尝试友好协商,保存相关证据,协商无果后可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借款合同逾期起诉费用由败诉方承担,但原告需先行支付。在肇庆,遇到借款逾期需起诉时,要准备齐全起诉文件,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同时注意诉讼时效。
2025-04-23
合同纠纷的管辖权问题,根据不同的合同性质和当事人住所地确定管辖法院。同时,详细阐述了不同合同类型的履行地确定方法。另外,还讨论了书面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和选择管辖协议的有效性,以及特殊合同纠纷的管辖权问题,如保险合同纠纷、产品质量不合格引起的诉讼和铁
2025-04-19
在没有书面合作协议的情况下,如何起诉诈骗事件。当事人需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民事案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证据资料可采用录音录像、证人证词等方式呈现。对于合同诈骗等刑事案件,应交给公安部门处理,但刑事自诉案件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2025-04-15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起诉流程和法律依据。首先介绍了如何起诉,包括写好诉状、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参加诉讼、不满意一审判决或裁定可提起上诉等步骤。接着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起诉、管辖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规定。同时,也探讨了装修合同属
2025-04-06
口头合同履行的法院管辖权和口头合同的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口头合同的履行地法院有管辖权。同时,民事法律规定口头合同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即为有效,但法律明确约定必须签订书面合同的要式合同除外。口头合同虽然可以订立,但一旦发生
2025-03-26
保险合同纠纷中是否需要查询资金来源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核查资金来源往往是常规处理方法,但具体是否要求核验应根据个案细节和法律法规决定。因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管辖权一般由被告居住地法院管辖,但合同条款中的管辖约定或保险标的物、事故实际发生地法院
2025-03-21
一起船舶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原告与第二被告签订了一切险合同,保险船舶在鄱阳湖水域作业时撞毁码头设施,原告报案索赔未果后与受损单位达成赔偿协议并支付了赔偿金。之后原告对两被告提起诉讼,涉及管辖权问题和受损设施的性质问题。最终,法院采纳了原告代理律师的观点
2025-03-12
协议管辖的可行性,指出放弃协议管辖权的行为通常不被允许。协议管辖适用于合同纠纷案件,当事人需遵守书面合同中的管辖约定,并在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等五个法院中选择一个。只有满足纠纷性质、书面形式、法院选择等条件的协议管辖才有效。协议管辖必须符合民事诉讼
2025-03-12
以物抵债合同纠纷的诉讼解决方法。按照中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需先确定法院管辖权,然后提交起诉书。起诉需符合一定条件,如原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等。书写起诉状有困难的可口头起诉。
2025-03-08
民事诉讼管辖权的划分和确定,包括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和协议管辖。级别管辖根据案件性质和法院级别来划分;地域管辖根据当事人住所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等来确定;移送管辖是法院发现无管辖权时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协议管辖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纠纷发
2025-02-26
2025-02-25
买卖合同作为一种典型合同,如果发生纠纷,理应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该条规定确定管辖,即被告住所地与合同履行地法院均可取得案件的管辖权。结合以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规定的演变过程,对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应当以1996年9月12日法发〔1996〕28号司法解
2025-02-15
笔者认为,如果被告单方住所地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如果原告单方住所地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根据约定优先原则,应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或者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被告住所地与合同履行地”均有管辖权的规定,至
2025-02-13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
2025-02-13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借款合同当事人一般是金融机构与法人企业之间的借款关系,确定管辖权时,可以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民间借贷双方当事人一般为公民个
2025-02-01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