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也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但精神损害赔偿应具有补偿性和抚慰性。在确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数额时,要对影响精神损害的不同因素予以区别考虑,注重从实际出发。
(一)构成要件
1.自然人
2.侵害人身权益,并造成法律规定“可以救济的精神损害”
3.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后果
(1)侵权事实发生在死亡之前的,受害人本人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原则上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是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赔偿权利人已经向法院起诉的,可转让或者继承
(2)因侵权行为致死的,死者的近亲属就痛失亲人遭受的精神痛苦,即身份权遭受侵害的,以自己的名义单独起诉要求精神赔偿
(3)侵权事实发生在死亡之后的,如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由死者的近亲属就其自己遭受精神羞辱要求赔偿
4.通过诉讼主张的,须于侵权之诉或违约之诉中一并主张
(二)精神损害的适用范围
侵害具体人格权、个人信息、一般人格权、亲权、近亲属权、特定方式侵害配偶权、死者人格利益、英雄烈士的人格利益、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专属性及其例外
1.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1)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
(2)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
依据法律规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也是必要的。法实务者在尊重人的尊严和精神利益的同时,要利用理性的分析,严格适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情形,合理利用自由裁量权,做到即保护受害人利益也不损害致害人的合法利益。
环境侵害中的精神损害问题,包括其定义、赔偿方式和确定赔偿的因素。文章指出精神损害包括愤怒、恐惧等情绪,赔偿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确定赔偿时,应综合考虑侵害人及受害人的各种因素。尽管我国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少,但随着法治建设
侮辱罪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侮辱罪的被害人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当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时,法院可判决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数额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如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行为方式、造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当行政机关等侵犯受害人的人身权并造成严重后果时,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赔偿义务机关需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离婚损害赔偿和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在我国婚姻法中有所区别。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严重过错行为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夫妻侵权损害赔偿是指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过错侵害对方的人身、财产权利而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由于离婚损害赔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