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通常被称为外部报告,与之相对,内部报告是由企业内部编制和使用的,旨在满足企业决策与控制需要,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信息报告。内部报告包括内部报表及相关资料,其种类、数量和格式可根据公司管理需求进行设计。需要明确的是,对外报告的报表与内部报表的界限划分受主观影响较大。如果企业自愿披露一些会计准则强制披露以外的报表,那么,对外报告可能包含上述内部报表。同样,企业内部决策与控制所需要的信息也必然包括财务报告。
内部报告体系的设计不是由企业外部的会计准则委员会或相应的机构来完成的,而是由企业管理者根据自身决策与控制需求所设计的。内部报告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应是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决策信息需求。在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经营决策可分为资本经营决策、资产经营决策、商品经营决策和生产经营决策四个层次,以此为理论依据,形成了资本经营报告、资产经营报告、商品经营报告和生产经营报告四大内部报告系统。
资本经营是指企业以资本为基础,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资本经营效益的经营活动,其活动领域包括资本流动、收购、重组、参股和控股等能实现资本增值的领域,从而使企业以一定的资本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资本收益。反映资本经营核心目标的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资本经营报告系统应包括:资产经营报告、资金成本报告、资本结构报告、所得税报告、EVA(经济增加值)报告等。
资产经营是指企业以资产为基础,通过合理配置与使用资产,以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反映资产经营核心目标的指标是总资产报酬率。资产经营报告系统主要包括:商品经营报告、资产结构报告、资产利用程度报告、对外投资报告、资产损失及不良资产报告、资产利用效果报告、资产重组报告等。
商品经营是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一定的人力、物力消耗,生产与销售尽可能多的商品,取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反映商品经营核心目标的指标是经营利润率。商品经营报告系统主要包括:产品经营报告、营业收入报告、商品销售价格报告、市场占有率报告、采购价格报告、管理费用报告、营业费用报告、财务费用报告、营业外收支报告等。
生产经营是指企业在统一战略计划指导下,以一定的人力、物力消耗,按时、保质、保量生产出一定的产品。反映生产经营核心目标的指标是产值(或收入)成本率。生产经营报告系统主要包括:商品产品成本报告、单位成本报告、材料成本报告、人工成本报告、制造费用报告、各产品产值成本率报告、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影响报告、废品情况报告等。
内部报告作为提供企业经营管理完全信息的报告系统,在企业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反映、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内部控制、管理会计、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领域的应用具有广泛前景。
内部报告在内部控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企业无论进行何种内部控制,都必须具备控制标准信息和控制报告信息,只有将实际报告与控制标准相比较,才能发现偏差,进而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从内部控制目标看,企业决策与控制所需要的相关和可靠的会计信息,本身就包括对外报告信息和内部报告信息。要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和作业目标,关键在于内部经营管理决策,而内部报告信息的相关与可靠程度将决定这些内部决策与控制目标的实现。
从内部控制要素看,内部控制离不开内部报告。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素,无论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控制等五要素,还是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控制等八要素,或是控制环境、控制变量、控制标准、信息报告、执行评估、纠正偏差、业绩评价、激励机制、信息沟通、监督控制等十要素,其中的报告信息都是必要和关键的要素。
董事长的权利和职责。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有权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并检查决议实施情况。副董事长协助董事长工作,在董事长无法履职时,将代为履行。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董事长需提前通知全体董事和监事。此外,特定情况下可召开临时会议。
独立董事的定义和角色,包括其独立性、特权和责任。独立董事是独立于公司股东和管理层的专业人士,能够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具有多项特权,如重大关联交易的认可权、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解聘提议权等。独立董事的决策需要取得多数同意,并在董事会
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要求及义务。对于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被限制行为能力、因犯罪行为受到刑罚、在破产公司中担任职务并对破产有责任、被吊销执照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个人债务未清偿等情况下的人员不得担任。此外,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需遵守法律和公司章
公司决议的有效性问题。依据《公司法》相关规定,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决议无效;新公司法更强调决议程序的严谨性,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决议可撤销。董事应对董事会决议负责,违反规定造成公司损失的需承担赔偿责任,但表决时曾表明异议的董事可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