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违约原则,如果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且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那么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有义务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特殊检查或特殊治疗的情况,医务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详细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并获得其明确同意。如果无法向患者说明或不宜向患者说明,应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获得其明确同意。
如果医务人员未履行上述义务,导致患者受损,那么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如果患者及其家属要证明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存在过错,一般患者无法了解复杂的医学知识,无法提供确凿证据。此外,医院控制着病历等原始资料,使得不懂医学知识的患者及家属难以举证。因此,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将保护患者的利益。
医疗纠纷发生后,当事科室负责人及当事人应积极解释,以便及时解决纠纷。如果患者或家属无法理解或接受解释,当事人可以自愿填写医疗纠纷处理委托书,科主任签署意见,委托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兼)职人员处理。
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医疗纠纷进行调查核实,得出初步结论。同时,封存相关的病历资料及物品,并如实向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向家属通报解释,并维护工作秩序。
对于较为复杂的医疗纠纷,医疗机构负责人根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专(兼)职人员的报告,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向患者通报解释。
如果医疗纠纷需要市卫生局协调解决,医院相关职能科室应填写医疗纠纷协调处理委托书,院长或分管院长签字后,委托市卫生局处理,具体由市卫生局医政科负责。
医疗事故侵权责任的规则原则可能是违约原则、过错原则或过错责任推定原则。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医生可能不存在过错,但仍需承担一定责任。具体责任的大小取决于案件的实际情况。
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手术同意书是患者的授权行为,医疗机构需征得患者同意进行手术。手术同意书中的免责条款可能无效,医院和医务人员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手术风险非医师过错造成,且由于医学局限性导致,则医院或医生不承担责任。但医务人员若在同意
医疗事故中民事责任竞合的认定及其特点,主要体现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在医患关系中,双方建立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当医疗机构违约并侵害患者权益时,患者有权选择追究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双重请求权存在限制,最终只能行使一个。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为损害赔
如执业助理医师个人从事诊疗活动的为非法行医,就不能适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处理,而只能适用《侵权责任法》的一般规定。医疗损害责任是指因病人身体、健康、生命权被医疗机构损害而产生的责任,损害原因是过失。
2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