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范围执业医疗过错无损害需要根据过错的程度以及损害发生的情况来进行赔偿。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的民事责任争议。协商解决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责任、鉴定程序以及赔偿数额。双方当事人应制作协议书,详细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医疗事故的原因、共同认可的事实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确认。
协商解决的优点在于快速高效,节省时间和精力,并尽量避免给患方增加新的情感伤害。然而,协商解决需要双方保持克制和理性,这在许多医疗纠纷中是缺乏的。此外,协商解决缺乏强制力的保障,协商结果可能无法落实,导致重新走向法律程序。
医患双方在自行沟通无效的情况下,可以寻求第三方介入调解。常见的第三方调解方式包括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在严重的医疗纠纷中,医患双方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即当地卫生局提出调解申请。卫生局可以委托有关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以确定医疗事故的构成和赔偿数额。
此外,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化解医患纠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专业从事医疗纠纷调解的群众性组织,贯彻“调解优先”原则,免费调解医疗纠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专业鉴定机构进行相关鉴定。调解成功后,应制作人民调解协议书,并督促当事人履行协议。
在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处理诊疗事项。如果医院存在严重过错并导致损害后果,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或诉讼解决赔偿问题。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执行方式。包括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和法院要求鉴定三种方式。共同委托鉴定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进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则根据医疗过失行为和当事人要求处理争议来组织;法院要求鉴定则是主审法官在必要时启动鉴定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
医疗纠纷赔偿金额的协商确定过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商时需考虑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损害程度。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协议书确认赔偿金额。如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本文还介绍了申请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责任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的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责任。参与技术鉴定工作的人员,若接受财物或其他利益并出具虚假鉴定书,导致严重后果,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情节较轻,其执业证书或资格证书将被原发证部门吊销。违法行为将依照刑法中关于受贿罪的规定进行处理,以确保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