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事故的不同情况,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此外,还存在对等责任,即医、患双方各负担50%的赔偿责任。
责任程度的不同对赔偿数额有较大的影响,这符合过错程序与承担责任一致的原则,比起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中只要鉴定为事故不考虑责任程度一律承担100%赔偿的内容更加公正合理。
医疗事故纠纷中的抗辩事由是指医疗单位为对抗患方的诉讼请求,提出的使己方免除或减轻民事责任的事实理由。以下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单位不承担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医疗风险属于医疗事故的一种情形,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疾病的自然发展。若医院在为患者诊断治疗期间,患者的病情加重,但医院却无法确诊,因而难以对其进行治疗造成损害后果的发生,但该损害后果的发生,并非因医疗行为所致而是疾病的自然发展。若医方可以证明该后果实际上是因疾病的自然发展所致,而非因医疗行为所致,则可以将此作为抗辩事由。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形及处理办法。包括紧急措施造成不良后果、医疗意外、无过错输血感染、患方原因延误诊疗、试验性诊疗及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的情形不属于医疗事故。对于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医院仍可能因其他原因承担赔偿责任。患者及
医疗侵权责任中的追偿权问题。依据《侵权责任法》,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造成医疗事故,医疗机构需承担赔偿责任并有权向责任人追偿。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医疗机构赔偿后,还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等责任主体追偿。追偿权的范围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当然,医学会的鉴定结论,不是具体行政行为,不能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其结论只是专家证言性质,在人民法院来说仅能起到证据的作用,没有绝对的约束力,如果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之责任认定有争议的,如果合议庭认为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