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 > 医疗事故等级鉴定标准怎么划分?

医疗事故等级鉴定标准怎么划分?

时间:2023-03-18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1642
导读: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的规定医疗事故经鉴定后可能会被认定为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的医疗事故,除了四级医疗事故之外,其他三个等级可以近一步被划分为甲等、乙等、丙等、丁等五个等级。

医疗事故等级鉴定标准的划分

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

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的规定,医疗事故可以分为四个等级,具体划分如下:

一级医疗事故

一级医疗事故包括造成患者死亡和重度残疾。其中,死亡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属于一级乙等医疗事故。

二级医疗事故

二级医疗事故包括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和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其中,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属于二级甲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严重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属于二级乙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明显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属于二级丙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属于二级丁等医疗事故。

三级医疗事故

三级医疗事故包括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和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其中,存在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较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属于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中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属于三级乙等医疗事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属于三级丙等医疗事故;器官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属于三级丁等医疗事故。

四级医疗事故

四级医疗事故包括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

医疗事故等级鉴定的流程

医疗事故等级的鉴定过程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1. 医患双方协商一致共同向市医学会提起鉴定申请,或患方向医疗行政部门投诉由医疗行政部门移交医学会鉴定,或由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委托医学会鉴定。
  2. 医学会受理鉴定委托。
  3. 申请一方或双方交纳鉴定费。
  4. 医学会通知双方提交陈述书、答辩书及鉴定所需材料。
  5. 查看相关专科专家名录并选出需回避的专家。
  6. 对双方认可的专家随机编号,由医患双方及医学会随机抽号组成专家鉴定组。
  7. 召开鉴定会,医患双方按先患方后医方的顺序各陈述(答辩)15分钟、专家提问、退庭。
  8. 专家讨论,出具医鉴结论报告。
  9. 若不服鉴定报告,向省医鉴会提起再次鉴定。

在确定医疗事故等级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确定医疗机构的过错程度和患者具体患的是什么病等相关事项,以便确定医疗机构在事故发生后需要承担的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耳聋职业病鉴定后是否可办理残疾证?

    耳聋职业病鉴定后是否可以办理残疾证的问题。文中介绍了残疾证的办理程序、听力残疾的分级标准、听力残疾的检查方法。办理残疾证需前往当地残疾人联合会申请,根据听力损失等级进行分级,评定后获得相应等级的听力残疾证。同时,介绍了听力残疾的检查环境要求和评定方法

  • 法医物证鉴定的意义和程序

    法医物证鉴定的意义和程序。法医物证鉴定利用多种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个体识别、亲子鉴定等。鉴定程序包括案件来源、委托、受理、检材保存和检验。检材主要采用DNA分析技术,使用PCR检测ST和线粒体DNA长度多态性。

  • 法院是否有权强制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法院在医疗事故鉴定中的权力范围。根据法律规定,法院没有权力强制要求医患双方或单方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选择权在当事人手中。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如经过鉴定确认为医疗事故且原告仍坚持医疗人身损害赔偿之诉时,法院才会依职权确定正确的法律关系。法律强调当事人的自由

  • 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伤残鉴定标准

    儿童在交通事故中的伤残鉴定标准,详细介绍了重伤、轻伤、轻微伤三个不同等级的具体鉴定情况,并阐述了受害者家属的赔偿问题,包括医疗费用和误工费等。

  • 公民申请法医鉴定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赔偿标准究竟有多高?
  • 医疗事故责任分级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