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 >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程序详解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程序详解

时间:2024-01-02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2044
导读:医疗事故纠纷流程是第一,首先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认是不是存在医疗事故,找到原因并进行治疗,留下必要的证据。第二,确认医院存在医疗事故的话,可以向医院里面专门的科室进行投诉。第三,可以向当地卫生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第四,当事人及其家属也还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

一、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流程

1. 医疗事故报告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医疗事故后,应按规定程序逐级上报。

2. 收集、保管和封存原始资料

相关医疗事故的原始资料应被收集、保管并封存,以防止涂改、伪造和销毁。

3. 医疗事故调查

医疗事故鉴定组应对医疗事故进行调查。在调查病人死因时,如遇到无法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的情况,应在病人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

4. 责任追究和经济补偿

对医疗事故的责任人进行查处,并对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经济补偿。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情况下,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并向患者通报和解释。

二、医疗事故赔偿应考虑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医疗事故争议的核心在于赔偿问题,即是否应该赔偿以及赔偿数额的确定。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 医疗事故等级

考虑医疗事故的严重程度,确定赔偿数额。

2. 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

考虑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确定赔偿数额。

3. 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的关系

考虑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确定赔偿数额。在进行医疗事故赔偿时,主要考虑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以及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综上所述,医疗事故的处理流程包括找到相关机构证明医疗事故的发生,赔偿问题可以通过双方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以向卫生局提出上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的行政调解程序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患者死亡后,尸体应立即移至太平间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两周。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尸体放置在太平间以外的地方。尸体处理需遵循一定程序,涉及尸检、家属处理等方面。医疗机构有责任暂时存放尸体,但太平间不是长期存放地。

  • 医疗事故后的调解方式

    医疗事故后的不同调解方式。首先,自行调解可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书面协议;其次,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可依据法律规定计算赔偿金并达成协议;最后,法院调解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性,但程序相对复杂且时间较长。

  •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协商调解具有成本低廉、效率较高的优势,但前提是双方遵守法律规定。如协商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调查后给出处理意见,再次协商调解或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鉴定。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定义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级别和法定机构
  • 评定标准的设计及操作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