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规定,医疗纠纷索要赔偿是完全合法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如果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并且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特殊检查或特殊治疗的情况,医务人员应及时向患者详细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并取得其明确同意。对于无法或不宜向患者说明的情况,应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如果医务人员未履行上述义务,导致患者受损害,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条规定,对于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无法获得患者或其近亲属意见的情况,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如果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导致患者受损害,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规定,如果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并且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可以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
根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包括:
如果在第一项情形中,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也存在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医疗纠纷发生后,确定侵权责任是最重要的。患者要求赔偿时,需要提供合法的证明材料。只有了解医疗机构是否存在非法行为,才能保护自己的权益。因此,了解并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至关重要。
封存病历的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提出复印、封存申请的具体部门,不同申请人身份所需提供的材料,申请依据的法律条款,以及复印封存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医疗机构拒绝复印封存要求的应对措施,以及以影响治疗为由拒绝封存的情况处理办法。最后,文章
医疗机构转诊义务的法律责任问题。在一起医疗纠纷中,患者郭-女因车祸受伤,被乡镇卫生院送至某人民医院救治,但因该院抢救措施不及时导致患者死亡。法院认为,虽然乡镇卫生院没有医疗过错,但违背患者意愿将其送至治疗水平较低的医院,间接导致患者死亡,应承担赔偿责
医疗误诊导致的纠纷赔偿问题。依据侵权责任法,医院需对医疗过错承担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和人身损害相关的费用。误诊属于医疗过错,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是存在过错。医疗过错的衡量标准是医生是否“应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最新资讯表明,《民法典》扩大了赔
医疗过错参与度的评定方法,包括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下如何鉴定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过错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医疗过错参与度被划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四种,根据不同的责任程度,对当事人的权利影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