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发生医疗纠纷时,病员及其家属在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的一年内,有权提出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申请。
若病员死亡,其家属应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的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申请。若涉及尸检,申请应在病员死亡后的48小时内提出,并由所在地卫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门进行。
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若对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仍不服,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若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没有异议,可以就处理方案进行协商。若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区、县或医科大学申请处理。对该处理决定不服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接到处理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若对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所作的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仍不服,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或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若损害结果属于医疗意外,即医疗机构无法预料的原因导致的损害后果或医疗机构确实无法避免医疗损害结果,医疗机构可以免责。
只有当出现难以预料和难以避免的并发症时,才能成为医疗机构免责的条件。
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治疗是造成损害后果的全部原因,医疗机构可以免除赔偿责任。若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治疗只是导致损害后果的原因之一,且医疗机构存在过失,应按照过失相抵的原则,由双方共同承担责任。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及程序。该程序由医学会组织的专家组进行,包括临床医学和法医学专家,分为受理、调查和作出鉴定结论三个阶段。在受理阶段,当事人可选择鉴定委员会委员并组成鉴定委员会。调查阶段以书面调查为主,当事人可委托医学专家或律师出席提供证据和辩论
评定标准的设计和病历质量评定的操作程序。评定标准设计包括评定规则、重点项目、非规范化书写以及一般项目的漏项等。操作程序则包括医疗质量评价、病历环节质量评定和病历终末质量评定。重点强调病历书写质量在医疗事故争议处理中的重要性,并给出相应的评分标准,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