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如果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并且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那么医疗机构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机构承担医疗损害责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必须提供了诊疗行为,包括医疗服务和治疗措施。
其次,患者必须受到了损害,包括身体损害、精神损害或者其他损害。
第三,医疗机构在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必须存在过错,包括错误的诊断、治疗错误或者其他过失行为。
最后,诊疗行为必须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诊疗行为导致了患者的损害。
对于因“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如果患者或其近亲属不如实陈述与疫情有关的出行情况或接触史,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规范的诊疗,从而造成了患者的损害,那么医疗机构将不承担赔偿责任。
由于“新冠肺炎”是一种突发疫情,医疗卫生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受到了当时和当地医疗水平以及医疗条件的限制。诊疗的效果受到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医疗卫生机构已经采取紧急救治措施、不存在延误治疗或治疗方案无明显过错的情况下,应认定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履行了合理诊疗义务,因此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在疫情防控期间,医疗卫生人员可能面临不法侵害或现实危险,如被谩骂、恐吓、侮辱、诽谤、推搡、殴打,甚至医疗卫生人员或其近亲属被骚扰、跟踪。在这种情况下,医疗卫生人员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在审查后,如果符合条件,将出具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被申请人实施侵害或危及医疗卫生人员安全的行为。如果被申请人违反了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将根据情节轻重,及时给予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罚款或拘留的处罚。
如果医疗卫生人员的名誉权、身体权、健康权等民事权利受到损害,他们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手术同意书是患者的授权行为,医疗机构需征得患者同意进行手术。手术同意书中的免责条款可能无效,医院和医务人员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手术风险非医师过错造成,且由于医学局限性导致,则医院或医生不承担责任。但医务人员若在同意
医疗事故中民事责任竞合的认定及其特点,主要体现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在医患关系中,双方建立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当医疗机构违约并侵害患者权益时,患者有权选择追究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双重请求权存在限制,最终只能行使一个。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为损害赔
因此,医疗机构不要害怕打官司,通过诉讼,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纠纷的防范意识,增加防范手段,同时也是防止矛盾激化的重要方式。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经人民法院同意后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
每年年初医院与各科室签订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书,每月进行检查考核,凡发生一起医疗纠纷,按其责任大小,分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和管理责任人,进行内部经济追偿。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我们知道,医疗纠纷的防范是要从根源解决问题,减少纠纷的发生,才能增加患者对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