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公司增资 > 众筹的法律环境存在哪些缺陷?

众筹的法律环境存在哪些缺陷?

时间:2024-01-04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559
众筹是一种新兴的资金筹措行为,与其它集资行为相比较,众筹具有面向公众范围更广,资金要求更低等特点。众筹的本质是汇集大量投资者的小额集资行为。那么,众筹的法律环境缺陷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众筹的法律环境缺陷

监管法律缺位

在融资者与投资者之间的融资行为属于私人契约,政府不宜介入这种本属于私人自治范畴的事务。然而,众筹涉及向不特定投资者公开募集资金,并使用他人的资金开展经营活动,因此与金融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利益密切相关,需要金融监管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然而,当前我国众筹的法律监管几乎是空白的,主要依赖融资者的自觉和众筹平台的程序性监管。缺乏配套的法律环境主要表现在:

监管体制不匹配

现有的《证券法》和《公司法》等法律存在针对股权众筹的制度障碍,阻碍了股权众筹在我国的正常发展。众筹同时具有吸收公众存款、公筹资金、出售股权、跨市场理财等性质,涉及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三大机构的监管范围。任何一个单独的监管部门都无法全面有效监管众筹。在当前的中国,监管体制的不匹配可能是常态。因此,可以考虑以区域试点为先导,对股权众筹进行大胆试点,并积极探索众筹机构为试点的监管,以使中介承担相应的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保护职责。

监管力度和平衡点难以把握

众筹的监管力度需要在金融创新与投资者保护之间寻求最佳平衡。严格监管会产生较高的融资成本和政策和法律风险,可能扼杀中国式金融创新。然而,放松监管又会将投资者暴露在风险之中,甚至引发中国式金融危机。此外,复杂的社会性也给众筹的发展带来了影响。我国众筹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考虑大量的社会实情,如经济环境、金融条件、社会土壤等,这些都成为众筹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界定众筹非法集资的方法是什么

    众筹与非法集资的界定方法。首先定义了非法集资和股权众筹的概念,并指出股权众筹必须通过第三方互联网股权众筹平台进行。接着从回报方式、对金融秩序的影响、发行方式、风控和法律保护等方面阐述了股权众筹与非法集资的实质性区别。通过对比分析,强调了股权众筹的公开

  • 营业外收支的重要特征

    营业外收支的重要特征,包括其独立性和不可预测性。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等。这些收入与企业的经营努力无关,是偶然发生的,无法预测或计划。营业外支出与营业外收入的发生相互独立,同样具有不可预测性。

  • 股权转让协议和增资协议的资金受让方不同

    股权转让协议和增资协议在资金受让方方面的差异。股权转让协议中,资金由公司股东受领,作为股权转让的对价;而增资协议中,资金受让方为标的公司。此外,两者在权利义务和注册资本变化方面也存在不同。股权转让协议中,支付价金一方获得股东地位并承担无条件义务;而增

  • 增资扩股协议

    甲方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进资金、扩大经营规模的协议内容。文章提及了股东优先认缴权利、决议程序、增资扩股条款、开设验资专户等风险提示,并介绍了审批与认可、注册资本与股本设置、组织机构安排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文章还涉及争议解决、保密、协议终止等

  • 发行股份溢价价款的归属
  • 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应遵守主要规则
  • 共同投资协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