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保护 > 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有何区别?

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有何区别?

时间:2022-11-10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75754
导读: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的区别就在于通常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取得就属于原始取得,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条件,而后者的继受取得是建立在一定外在条件的基础之上,比如必须要有原来的所有人,同时还需要有对应的受领人,并且他们要达成一致的意见。

一、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的区别

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是两种不同的取得方式,其根本区别可以概括为:原始取得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继受取得必须要有原始所有和受领的双合意。

1. 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基于法律规定直接取得所有权的方式。它不依赖于他人的意愿,而是通过法律规定直接取得所有权。例如,先占、产权、附合权、加权、添附权、法院判决、公征收、没收、罚款、房屋的建造、围海造地、树木的栽种、罚没物的法定归属等都属于原始取得的方式。

2. 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是基于他人的意愿取得所有权的方式。它需要通过原始所有人和受领人的一致意见来取得所有权。例如,买卖合同、赠与合同、互易合同等属于继受取得的方式。

简而言之,原始取得是从他人那里取得所有权,而继受取得是基于法律规定取得所有权。

二、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的内容

1. 原始取得的内容

原始取得是直接基于法律规定取得所有权的方式。它包括劳动生产、收取孳息、没收财产、先占、拾得遗失物或发现埋藏物在没有所有人的归属、添附以及善意取得等。

2. 继受取得的内容

继受取得是基于他人的意愿取得所有权的方式。它包括合同规定而取得、他人的赠与或继承取得等行为,或者其他原因等。

在物权的取得中,可以区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前者是指不以他的权利和意愿为依据,而是依据法律直接取得物权,例如通过先占、取得时效来取得物的所有权。后者是指以他的权利和意愿为依据取得物权,例如通过买卖、赠与来取得物的所有权。继受取得可以分为创设和移转两种方式,例如在房屋上设定抵押权就是创设方式,而出卖、赠与则是移转方式。

继受取得通常通过事件的发生或民事法律的实施来取得物权。为了使继受取得正常和有效,往往需要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原所有权转让的意愿为依据。

因此,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是有法律直接规定的。如果是通过法律直接规定的取得方式,通常属于原始取得,而继受取得则需要通过原始所有人和受领人的一致意见才能够取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提出商标权异议申诉

    如何提出商标权异议申诉的流程和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在公告期内对注册商标提出异议,商标局会听取双方陈述并调查核实。异议人可在收到准予注册决定后请求宣告该商标无效,如不满商标局的不予注册决定,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复审过程中涉及在先权

  • 商标侵权的法律程序

    商标侵权的法律程序。首先介绍了起诉程序,包括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诉状,法院审查立案后的工作流程以及相关的上诉流程。其次详述了商标侵权的处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处理商标侵权时应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可能面临相应的罚款。赔偿数额则视权

  • 摹仿翻译他人驰名商标的法律责任

    摹仿翻译他人驰名商标的法律责任。人民法院对摹仿翻译驰名商标的行为会进行限制和禁止。对于商标侵权行为的种类,包括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伪造商标标识等。同时,人民法院在保护驰名商标时会考虑商标注册情况、商标法规定以及驰名商标认定的作用等因素。

  • 商标侵权赔偿金额的确定

    商标侵权赔偿金额如何确定的问题。按照商标法规定,赔偿金额基于权利人因侵权所受损失、侵权人获利及商标许可使用费等因素确定,并可在特定情况下考虑赔偿数额的上浮。赔偿数额确定过程中,法院会考虑相关因素如侵权人提供的账簿资料等,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 商标被抢注后高价售卖的合法性问题
  • 一个完整的商标的构成要素
  • 假冒商标罪的判决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