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人单位未支付或未足额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期间的工资,职工向侵权人追偿并实际获取了相应工资的,不能免除用人单位在劳动法领域的支付义务。职工向用人单位追偿并实际获取了相应工资的,认为为无实际工资损失,可免除侵权人在民法领域的赔偿义务。
如果用人单位全额或未足额支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后必要的伤病休息期间病假的工资,职工以未全额领取病假待遇为由,或者以因须休息导致不能领取原全额工资(含奖金、提成、分红等等)为由,向侵权人追偿与原工资标准的差额,应当支持。职工向侵权人追偿并实际获取了停工留薪期后必要的伤病休息期间的病假工资或者原标准的工资待遇的,不能免除用人单位在劳动法领域的病假工资支付义务。
综上,在治疗、休息期间的工资支付方面,仍然产生重复支付的可能性,但此类重复支付是难以避免的。工伤职工受到民事侵权而追偿相关权利时,按照时间顺序,最先追偿的往往是侵权人,而不是用人单位,因为用人单位往往以还未完成工伤认定为由拒绝支付,所以,还是应当保障职工向民事侵权人先行追偿的请求权。
受害职工在工伤事故发生后,只能在侵权行为责任与工伤保险责任之间选择其一,一旦选择其中一种责任,就排除另外一种责任的适用。这种模式实质上限制了受害职工选择自由,由于侵权法上的救济通常是不确定的,且是遥遥无期的,相比之下,工伤保险给付却是稳固和直接、快捷的,因此受害雇员往往选择后者。
允许工伤事故受害职工接受侵权行为法上的赔偿救济,同时接受工伤保险待遇给付,即获得“双重利益”。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对受害职工的保护,特别是在工伤保险待遇和民事赔偿标准均偏低的情况下,对受害职工权益的保障极为有利。
处理工伤还有侵权责任竞合的情况,应该按照实际的情况进行处理,按照用人单位是否足额或者是全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进行确定,在因第三人侵权发生工伤事故时,就可能会产生工伤保险责任与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处理模式包括选择模式、双重救济模式等。
兼职过程中受伤的责任承担问题。由于兼职不被视为建立劳动关系,因此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只能按照民事侵权纠纷处理。兼职工受伤,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受伤由第三人造成,赔偿权利人可以要求该第三人或雇主承担责任。大学生兼职受伤可索要误工费,需提供收入证明和
宋女士在公司除草期间中暑,被认定为工伤并裁定单位赔偿的案例。宋女士因中暑导致劳动能力功能障碍程度为八级,留下后遗症,要求单位支付工伤待遇、医疗费用等共计六万多元。尽管中暑事件经常发生,但享受中暑工伤待遇的人数很少,部分原因在于职工和用人单位对工伤的认
广东某工地工伤赔偿责任的归属问题。文章指出在工程转包的背景下,当工人在工地发生工伤事故时,他们可以通过人身伤害赔偿程序或工伤认定程序来维权。其中,雇佣人身伤害赔偿的对象包括包工头、承包工程的老板及业主单位,他们需承担连带责任;而工伤认定的维权对象则是
交通事故和工伤双倍赔偿有两个不同的主体进行赔偿。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人事损害赔偿责任。符合工伤认定条件的受害人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