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认定申请应在受理后的60日内作出决定。如果工伤认定超过60日仍未下来,职工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指控相关机构行政不作为。另外,职工也可以先咨询工伤管理机关,了解原因。
如果用人单位故意拖延申报工伤时间,导致职工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无法获得工伤认定,法院在查清事实后,根据相关法规,可以判决用人单位赔偿职工应享受的工伤待遇。
需要注意的是,工伤保险请求权和民事赔偿请求权是两个不同的权利,任何法律法规都没有从实质上否定工伤职工的民事赔偿请求权。
1、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需要携带相关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2、鉴定者需要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相关诊断材料,以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在每周一、二、三、五进行鉴定。
3、鉴定办会对鉴定者携带的材料进行专家确认后,需要交纳200元的鉴定费。如果材料不全,鉴定办会出具委托诊断凭证后再进行鉴定。
4、鉴定办会定期在每周四召开鉴定会议,做出伤残等级或结论,并进行公布。
5、自鉴定材料登记之日起15日后,单位劳资人员可以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和所有收集的材料。
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后,需要申请工伤鉴定,只有根据工伤鉴定结果,才能享受工伤待遇。不同的工伤等级享受的待遇也不同,一般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鉴定,结果通常在60天内出炉。
伤情鉴定的费用标准和相关流程。鉴定工作一般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法医进行,或由司法鉴定机构代为鉴定并由公安机关委托完成,费用由公安机关负担。申请鉴定需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等。不同鉴定机构的费用标准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不
农民工工伤事故的处理程序及相关补偿。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需及时救治并备案。工伤认定流程包括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农民工可获得多种形式的补偿,如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如缺乏劳动合同或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可先确认
工伤认定的时限和申请流程。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本人则有一年时间。超过时限将不再受理。流程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待遇救济。申请人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文本及相关诊断证明书等材料。同时,也介绍了保险法的概念和作用,它
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申请鉴定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审核材料,组织鉴定并作出结论,伤情复杂的可延长鉴定时间。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伤情提出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意见出具鉴定结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