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一般属于工伤范畴,但也存在特殊情况。具体属于工伤死亡的情况包括: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被视同工伤。
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中毒直接导致死亡。
在工伤或职业病停工留薪期间死亡。
工伤旧伤复发或职业病旧病复发导致死亡。
因工致残被鉴定为1-4级,在享受伤残补助金期间死亡。
对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机动车辆事故导致的伤害或死亡,应视为工伤。下面是工亡认定及理赔的程序:
符合工伤认定申请条件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予以受理。如果工伤认定申请材料不齐全,应告知在十五日内补齐。
如果无法提供工伤定点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工伤职工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以及认定工伤所需的其他证明材料,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30日内对材料齐全、证据可靠的情况下做出是否工伤的决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以及经办机构工伤认定决定。
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认定通知有疑义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或者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章的规定,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职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职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对于前述第(一)项和第(二)项情形的职工,按照相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对于第(三)项情形的职工,按照相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职工符合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的规定,但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故意犯罪的职工。
醉酒或吸毒的职工。
自残或自杀的职工。
工伤死亡是企业严重事故,满足以上条件的职工可以向当地公安部门或劳务机构办理工伤死亡证明,并要求企业进行合理的赔偿。根据明确规定,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属于工伤范畴,只要与工伤死亡条件相关联,就可以申请工伤死亡。
工伤认定和评残认定、司法鉴定和伤残评定与伤情鉴定之间的区别。申请鉴定主体、前提条件、依据、内容、所需材料和收费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其中,工伤认定和评残认定主要关注工作伤害及伤残程度,而伤残评定与伤情鉴定则更多涉及交通事故或其他伤害造成的身体损伤程度及影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首先,申请鉴定需提交相关资料并满足条件;其次,委员会将初审资料,若不完整则要求补充;接着,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进行鉴定,必要时委托医疗机构诊断;最后,委员会在20日内送达鉴定结论,如对此不服可申请再次鉴定。
工伤认定超过一年的影响及处理方式。即使超过一年期限,劳动者仍可主张合法权益,工伤认定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身份证明、劳动合同、医疗证明等。如果材料不完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告知需要补正的材料
根据上述内容,从业人员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被认定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患职业病;因工外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