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 > 预征收模式,被拆迁人应当注意?

预征收模式,被拆迁人应当注意?

时间:2023-07-23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0284
导读:而所谓的“预征收”,则是一些地方琢磨出来的一套全新模式,即先组织潜在的被征收人进行“预签补偿协议”,将补偿标准、数额、方式都谈好了,之后待预签约达到一定比例时(如80%-95%),让房屋征收决定生效,正式启动补偿和搬迁工作。

预征收模式:违反法律规定的怪异做法

引言

在一些号称“2个月内签约率突破95%”的征收项目中,存在着一个被征收人应高度警惕的现象——预征收,也称为模拟征收。虽然这种征收活动看似高效且合乎民意,但实际上违反了现有的法律规定,对被征收人的权益构成了巨大风险。

预征收模式的定义

预征收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一些地方创造出来的,其程序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的征收程序不同。在预征收模式中,征收方先与潜在被征收人进行“预签补偿协议”,约定补偿标准、数额和方式。待预签约达到一定比例时(如80%-95%),房屋征收决定生效,正式启动补偿和搬迁工作。

预征收模式的危害

预征收模式对征收方有利,因为它利用程序手段将被征收人的补偿利益与签约绑定,通过对被征收人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在集体利益的考虑下匆忙签约。这样一来,征收方可以逐一击破被征收人,迅速达到高签约率。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被征收人的协商和博弈空间被大大压缩,他们承受来自外界的签约压力,而征收方则独自获得利益。

被征收人的应对策略

对于被征收人而言,他们应该意识到预签约行为与正常征收程序中的签约行为没有任何区别,因此如果对征收补偿安置结果不满意,就不要轻易进行预签约。被征收人的签约行为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困扰,还可能对其他被征收人施加压力。因此,被征收人应该明智选择,不轻易在任何协议或合同上签字,以争取更多的维权时间和空间。

聘请专业律师的重要性

预签约模式的泛滥反映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征地拆迁领域,虽然有法律法规可依,但各种违反现有法律规定的行为层出不穷。因此,解决补偿安置问题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利益平衡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聘请专业征收维权律师介入,协助被征收人与征收方进行协商、沟通和谈判,是解决问题最高效、可行的方式。相比于贸然起诉至法院,聘请律师能更好地保护被征收人的利益,避免费力不讨好的无用功。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包括拆迁管理的规定、拆迁许可的申领条件及审查流程、拆迁补偿与安置的内容。办法规定拆迁单位在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并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时

  • 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申请的提出者和所需材料

    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的申请人及其提交的材料。申请人可以是拆迁人、被拆迁人或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也可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申请时需提交身份证明、资格证明、产权纠纷证明等。此外,文章还概述了房屋拆迁的一般程序,包括暂停公示、入户调查评估、制定拆迁实施方案等阶段

  • 拆迁补偿费用的法律问题

    拆迁补偿费用的法律问题,包括土地补偿费用、房屋建筑物补偿费用、设备补偿费用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计算。对于不同性质的拆迁资产补偿,如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上的建筑物拆迁补偿存在不明确和不透明的情况。同时,停产停业损失也是拆迁过程中的争议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

  • 国有土地上的房屋拆迁补偿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的新条例及其相关细则。新条例强调了拆迁补偿的民主化和多元化,并详细说明了补偿内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评估与补偿、房屋产权调换的选项和规定,以及搬迁、安置和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等事项。文章还涵盖了补偿协议和补偿决定的订立、强制执行等

  • 满足遗产条件,可以继承
  • 房屋拆迁管理规定及公示
  • 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方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