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标准 > 关于修燃气管道施工征地补偿的法律问题

关于修燃气管道施工征地补偿的法律问题

时间:2023-11-23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2412
导读:空挂户的人是可以补偿款的,只要在本地有户口,而且也符合当地的条件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但如果空挂户没有房屋也没有土地的,那么这种情形一般是不能获得征地补偿的,这都是有规定的。

一、空挂户不给征地补偿款对吗?

空挂户可以获得征地补偿,如果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征收补偿按照户口来补偿的话,很显然“空挂户”依其户口属性,是可以获得部分补偿的。但是“空挂户”依据其户口性质获得征收补偿,其补偿数额也是不会有很多的。原因在于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的征收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助费,而“空挂户既没有房屋,也没有耕地上的经济作物,所以没有获取补偿的余地。

二、空挂户的类型有哪些?

空挂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分别如下:

(1)长期在外形成空挂户。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使大量人员长期漂流在外面,几年或数十年不回家,或者在外置业定居,但户口未随居住地迁入形成空挂户。

(2)城镇“农转非”形成空挂户。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村户口在缴纳一定的费用后就成为城镇户口,农民通过买户口实现“农转非”成为潮流。大量涌入的农转非人员城镇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对这种农转非人员的户口大量挂在了假设的第八、第九居委上,成为名副其实的“空挂户”。

(3)挂靠单位形成的空挂户。按其初始工作地登记入户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常见的登记入户方式。但随着工作单位、工作地点的变迁,其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相分离形成空挂户。同时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亲朋好友以其名义将户口挂靠在该单位形成空挂户。

(4)婚姻嫁娶形成的空挂户。由于婚姻嫁娶,户口没有随之迁移形成空挂户。这种空挂户的难点在于远嫁他方,或者长期杳无音讯的情形。

(5)“黑人口”形成的空挂户。农村计划外生育相当普遍。现行的生育政策要求计划外生育必须缴纳一笔很大的社会抚养费。先缴费后入户的对策使农户为逃避社会抚养费而不入户,造成大量的少年儿童游离于户籍管理之外形成所谓的“黑人口”。

(6)“口袋人口”形成的空挂户。这一群体涉及到的是大中专毕业生,他们在毕业后未就业之前,有的将户口仍留在学校,有的迁移到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有的怀揣着户口,居无定所成为所谓的“口袋户口”。

(7)其它类型的空挂户。在征地拆迁补偿中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在不具备独立生活,不具有独立产权的情况下的未成年人分户;为获取农村养老保证金,农村老年人从现有户籍中分离出来形成空挂户。

综合上面所说的,空挂户的类型有很多种,一般就是在本地有一个户口,而且没有实际的农田或者是房子,但如果在当地被征地或者是拆迁时符合条件同样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款,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可以多咨询一下,如果不符合条件是不能获得补偿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征地补偿安置程序

    征地补偿安置的程序和管理。市国土局在收到征收土地批准文件后公告,被征收人需持证明材料办理登记。方案拟定后需公告并报市政府审批,签订征地事务协议。同时,要履行征地报批前听证告知确认程序,对抢栽抢种不予补偿。争议不影响方案实施,要在规定期限内搬迁腾地。市

  • 土地补偿费计算方法

    土地征收补偿费用的计算方法,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以及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根据耕地被征收前的年产值计算,青苗补偿根据不同农作物有所区别,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则需与有关部门协商。农村征地补偿标准包括具体金额、土地被

  • 山东省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条例

    山东省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条例的相关规定。其中包括拆迁补偿方式、货币补偿标准、房屋产权调换、住宅房屋补偿、房屋面积计算、安置房屋要求等方面的详细条款。被拆迁人可以根据规定选择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并获得相应的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等。此外,条例还涉

  • 青兰高速公路土地赔偿标准

    青兰高速公路的土地赔偿标准,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和附着物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等方面的详细规定。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地和附着物,补偿标准不同。同时,还提到了增加安置补助费的情况和补偿费用的处理方式。此外,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补偿安置标准也有特别说明。

  • 南京市征地房屋拆迁赔偿安置办法实施细则出台
  • 村级集体是否具备征地资格
  • 高速公路征地补偿新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