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具有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因此,总体上来说,2017年土地政策将延续过去一年的土地拆迁补偿政策。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根据拆迁案例事实来总结经验,细化操作。然而,2017年土地政策在细微调整方面有一些改进的空间。
2017年国有土地拆迁补偿政策中,一条贯穿始终的原则是“与征收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由……”例如,条例规定:房屋装修补偿应由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则由评估机构评估确定。在2016年的土地政策中,也有相关协商的条例规定,但并不明显,且在实践中常常被直接忽略。然而,2017年土地政策着重强调了协商的重要性。协商对于拆迁户来说具有很大的操控空间,有利于实现拆迁户心理目标上的公平,同时降低行政拆迁部门的实施困难度。因此,在2017年的拆迁中,拆迁户应该把握好协商的主动权和尺度,这是维权的必要、有效、合法手段。
2017年土地政策在国家实行“同地同价”的基础上,着重施行城中村改造“一村一策”办法。由于各地各村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土地房屋补偿也需要因地制宜,因此出现了差异补偿价也是情理之中的。在这期间,拆迁户需要关注同期的地方政策,以地方公布的基础补偿价为标准,再结合自己所处地段的行情进行协商,切勿以他地的标准衡量。除了官方公布的数据外,可以参考律师的意见来确定具体的市价标准。
困难户一直是特殊关照的群体,在拆迁中也不例外。根据2020年土地条例的规定,各村可以根据地方标准或参考地方标准另行对困难住户支付和补偿费用。这里的标准主要是由村集体组织通过补偿方案确定,因村而定。因此,并不是所有困难户都有统一的补助,重点还在于地方政策的导向上。需要注意的是,拆迁户不应为了多获得补偿而想方设法让自己成为“困难户”,这样很有可能得不偿失。因此,拆迁户还是需要实事求是地遵循法规政策。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从获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开始,到最终强制拆迁的过程,详细阐述了拆迁过程中需遵循的各项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获取政府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拟定拆迁计划和方案,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申领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
中国关于违法建筑是否可以强拆的问题。文中指出,根据我国的建筑法规,违章建筑是可以强拆的。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会进行勘查,并依法律程序进行处理。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违章建筑的认定和拆迁补偿问题,涉及区分违法建筑与违章建筑、不同违章建筑的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