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其它拆迁知识 > 农村户口取消,农民的权益会被剥夺吗?

农村户口取消,农民的权益会被剥夺吗?

时间:2024-11-15 浏览:4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3859
导读:两件大事,关乎农民一辈子的切身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日前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范围、条件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土地所有权人可以采取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者入股等方式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转让、出租、抵押。

整个农村建设用地大概有19万平方公里,70%、80%是宅基地,但是不允许流转。宅基地只在农村集体中流转,这使得农村土地很大一部分财产功能发挥不出来。

根据国土资源部今年4月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地块已达到278宗,总价款约50亿元。这相当于,每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平均入市价格约为110万元。

一、农民又该如何从中获利?你的收入从哪儿来?

说到大伙儿的收入,如果简单划分,无外乎两种途径,一个是“多劳多得”,就是你付出了劳动才能拿到报酬,比如咱们农民朋友的生产经营性收入、进城务工的工资收入等等。还有一种途径,叫“不劳而获”,也就是无需付出劳动、躺着也能数钱,比如土地流转、农机租赁的租金,这就是咱们通常所说的“财产性收入”。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需要一个前提——就是你得有财产。

长期以来,在农民的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接近90%,而财产性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比重却不到4%。长此以往,将不利于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所以,土地就成了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取消农村户口,农民会失去什么?

这里,首先要先了解下政策颁布的时间:“统一取消农村户口”是国家在2014年提出的,但在2013年,国家的一项大举措已经开始实施,就是土地确权。这之间是有关系的,说白了,就是在取消农村户口前,把属于农民的东西确权登记,从法律法规上给予农民保障。

在农村,农民在乎的无非就是宅基地、承包地这两块不动产。所以,统一取消农业户口后,农民朋友大可放心,你现有的宅基地、承包地还是你的。

三、自行“农转非”有什么区别?会失去宅子和地吗?

有的朋友可能在城市找到了工作,但因为农村户口的关系,无法获得住房公积金,或是其他原因,就想将户口“农转非”。那么,比起统一取消农业户口,自行“农转非”,会失去在村集体内的权益吗?

(如宅基地、承包地等)你现有的宅基地权利还是你的,不会收回,但是由于实行“一户一宅”制度,不能再申请宅基地也不能继承宅基地。

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会因为你的户口所属变更而改变,只要你现在手里的土地没有被集体收回,那就不会变的。不过如果再分地,能不能得到土地就不一定了。

这样看来,我们自己放弃农村户口和统一改革还是有区别的,建议大家做决定要慎重,以免有损自己的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维权指导:律师在拆迁案件中的重要作用

    律师在拆迁案件中的重要作用。被拆迁人在面对拆迁时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律师的参与可以帮助预防不必要的损失和冲突。律师通过拆迁项目调查确保拆迁行为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参与评估和行政裁决,确定补偿的合理合法性,并通过协商谈判达成满意的谈判效果。被拆迁人应明白

  •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包括拆迁管理的规定、拆迁许可的申领条件及审查流程、拆迁补偿与安置的内容。办法规定拆迁单位在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并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时

  •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管理办法,包括变更的定义、适用范围、变更条件、申请、审查、公示、听证会等程序性内容。该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规划许可变更管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建筑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管理,强调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变更,并

  •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若干意见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的若干意见,重点保护被拆迁户的利益。特困户低保户在安置上享受优惠待遇。拆迁补偿可采用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方式。意见提高了临时安置费用,并详细规定了各项补助标准。这些措施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 满足遗产条件,可以继承
  • 房屋拆迁管理规定及公示
  • 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方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