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理赔金的受益人权益指的是根据保险合同所获得的全部赔偿金。受益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受益人享有保险合同所提供的利益,可以领取保险金,但并非保险合同当事人,也不需要支付保险费。
保险合同生效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可以在中途撤销或变更受益人,无需征得保险人的同意,但必须通知保险人并获得批准后方可生效。如果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人,投保人变更或撤销受益人时,需征得被保险人同意。
在指定或变更保险受益人时,被保险人应考虑以下因素:
受益人不会为了获得保险金而故意危害被保险人,因此不宜指定染有吸毒、赌博恶习及道德品质差的人为受益人。
应考虑指定那些在被保险人死亡后可能丧失或减少经济来源,导致生活困难,需要经济扶助的人为受益人,如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子女等。
被保险人一般应指定自己的家庭成员或近亲属为受益人,如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如果有多个人均需扶助,可以根据他们的收入水平和被保险人的供养义务,合理地确定受益人的顺序和份额。
如果受益人是无行为能力人,保险金由其监护人代为领取和管理。但在法律上,监护人与受益人是有区别的,这点在指定受益人时需要考虑。
综上所述,保险理赔金的受益人可以是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其他人,只要被保险人死亡后,受益人可以获得全部赔偿金。如果没有指定受益人,则可能由直系亲属进行分配。
保险合同中的两种关系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被保险人俗称为“保户”,是在保险合同中受到保障并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一方,可以是个人或实体,其资格通常没有限制。在人身保险中,只有父母可以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投保。而受益人则是接受保险合同约定的特定保险利益的个人
保险合同关系与侵权损害赔偿关系的性质。文中明确区分了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保险合同关系,以及机动车方与受害人之间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同时,详细阐述了受害人的请求权和保险公司的赔偿义务,以及在不同诉讼情况下法院对追加保险公司为被告的处理方式。此外,文章
保险欺诈行为的定义、种类、社会危害以及法律责任。保险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保险标的、制造保险事故等欺骗手段,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保险欺诈行为不仅损害保险公司利益,还危害其他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利益,甚至伴随其他暴力犯罪。对于保险欺诈行为,投保人、被保
离婚时对未发生财产的分割以及夫妻离婚后人身保险的处理。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商处理,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法院会根据财产情况和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此外,夫妻离婚后,人身保险处理需考虑保险种类和受益人情况,保险金一般不视为夫妻共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