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规定,符合休假资格的新入职员工当年度年休假的计算公式为:
(当年度剩余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
根据该法条规定,职工在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情况下,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根据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具体折算公式和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特别提示: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复函,"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既包括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的情形,也包括在不同用人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情形。因此,有些员工一入职就可折算享受当年度年休假。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离职时年休假的计算公式为:
(当年度已过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当年度已休天数
根据该法条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具体折算公式和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特别提示:根据司法实践,离职员工享受年休假并不局限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同样适用于上述折算方法。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未安排法定年休假报酬的计算公式为:
未安排法定年休假报酬 = 前12个月剔除加班费的月均工资÷21.75x200%x应休天数
根据该法条规定,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所谓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情况下,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特别提示:公司在法定年休假外另给的福利年休假是否折算工资,可按公司制度执行。如公司安排员工休年休假,但员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情况下,公司可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我国关于法定节假日、休假以及带薪年休假的标准与规定。详细解读了休息日、法定年节假日及年休假的定义、标准和实施情况。包括各类休假的天数、执行主体及纪念日放假规定等,并强调了带薪年休假制度的实行对劳动者休息和健康的积极影响。
网名保护及姓名权的相关权利。知名网名受法律保护,涉及姓名权和名誉权等方面的保护。姓名权包括姓名决定权、使用权、变更权和维护权。最新资讯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网名等,参照适用姓名权和名称权保护的规定。
国家荣誉称号的具体名称的确定和相关法律的颁布情况。国家设立了不同的勋章和荣誉称号,以表彰在各个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同时,文章还讨论了侮辱国旗、国徽罪的认定,包括行为人的故意性、行为危害程度以及与其他犯罪行为的界限等方面。
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人名单的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旨在推进社会保险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运行,维护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权益。适用于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领域有严重失信行为的各类主体。管理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指导监督,遵循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