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类别 > 意外伤害险 > 驾乘人员意外险伤残怎么赔?

驾乘人员意外险伤残怎么赔?

时间:2023-06-27 浏览:5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85208
关于驾乘人员意外险伤残怎么赔?一起和手心律师网小编来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驾乘人员意外险伤残赔偿方式

不同保险公司对于驾乘人员意外险伤残赔偿的限额规定不相同。当驾乘人员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残疾时,残疾赔偿金的标准并非固定的。

残疾赔偿金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残疾赔偿金的数额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伤残等级来确定。具体计算方法是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并按照二十年的时间进行计算。然而,对于六八周岁以上的受害人,每增加一岁将减少一年计算时间;对于七十五周岁以上的受害人,则按照五年进行计算。

对于那些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未减少的受害人,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严重影响劳动就业的受害人,可以对残疾赔偿金进行相应调整。

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残疾申请伤残鉴定所需材料

申请伤残鉴定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身份证(如果没有身份证,需要提供户口本);
  2. 委托鉴定书(由律师事务所或交通队出具);
  3. 交通事故认定书;
  4. 病历本、诊断证明、入院记录、出院总结;
  5. X光片、CT光片及报告单。

交通事故导致残疾交强险拒赔情形

以下情况下,交强险可能会拒绝赔偿:

  1. 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醉酒驾驶;
  2. 被保险机动车在被盗抢期间发生事故;
  3. 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

处理交通事故导致残疾损害赔偿争议

当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残疾损害赔偿争议时,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

  1. 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2. 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
  3. 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交通事故导致残疾损害赔偿争议的诉讼材料

在处理交通事故导致残疾损害赔偿争议时,需要准备以下诉讼材料:

  1. 起诉书;
  2. 证据材料;
  3. 原告身份证以及证明被告的资料;
  4. 如果委托他人诉讼,还需要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并提供原件供查验;
  5. 如果委托律师诉讼,还需要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律师事务所接收委托的证明、函件和律师证复印件。

总结

驾乘人员意外险伤残赔偿应咨询保险公司,并提供意外险保单、伤残鉴定报告等有效材料进行保险理赔。在大多数情况下,保险公司不会对投保人进行赔偿,而是对造成他人残疾的情况进行赔偿。然而,造成他人残疾可能已涉嫌刑事犯罪。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往往隐藏着复杂的纠纷,处理不当可能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建议您详细描述法律纠纷和需求,并在手心律师平台上咨询专业律师,他们将为您提供一对一的解答,并针对性地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场电梯责任险:分担意外风险,保障负责单位和顾客

    商场电梯责任险的重要性,其旨在分担电梯事故的风险,保障商场负责单位和顾客。商场可为电梯配置电梯责任险来应对因电梯事故引发的第三者伤亡和财产损失等风险。同时,顾客若投保了综合意外保险,在电梯事故受伤时也可以获得意外险赔偿。购买意外保险时,可考虑包括意外

  • 误工费的赔偿期限标准

    我国法律规定的误工费赔偿期限标准。误工费的计算基于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其中误工时间由医疗机构证明确定,收入状况则根据固定收入或最近三年平均收入计算。交通事故产生的误工费先由交强险额度内赔偿,超出部分由责任方承担,并由其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超

  • 意外险的合适保额

    意外险的合适保额问题,指出个人意外保障应为个人年收入的10至15倍,费率相对较低廉。此外,文章介绍了意外险的保障范围,包括外来、突发、不可预见、非本意和非疾病等关键要素,强调了购买保险时应考虑家庭支柱的保障需求,而非未成年子女。

  • 保监会征求意见:父母为未成年子女投保以死亡为给付条件人身保险

    保监会针对父母为未成年子女投保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所发布的新规定和限制。新规定根据年龄段设定不同的保额,旨在预防道德风险。专家建议按顺序购买保险产品,其中意外和医疗保障应成为少儿投保的首选。同时,家长需要注意保险限额规定,在投保时要了解不计入限

  • 意外险医疗赔付额度的确定
  • 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原则
  • 飞机延误险赔偿标准几小时开始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