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互联网金融 > p2p网贷 > 商贷还款可以提前还款吗

商贷还款可以提前还款吗

时间:2023-08-17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0115

  买房贷款,就涉及到贷款方式和还款方式的选择。贷款方式主要有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想必很多人都想要了解,商贷还款可以提前还款吗?商贷还款方式有哪些?商贷购房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一、商贷还款可以提前还款吗

  目前一般来说,在借款期内、贷款发放满一年以后,经银行同意,可书面申请提前归还部分或全部贷款。一般银行办理此项业务需要2-7个工作日时间。不同银行对于提前还贷的规定不相同,贷款人在决定提前还贷前务必弄清贷款银行的操作流程。

  二、商贷还款方式有哪些

  1、等额本息还款法

  等额本息还款法,即贷款期每月以相等的额度平均偿还贷款本息,每月还款计算公式为: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贷款总额以万为单位乘以贷款利率表上年限所对应的还款金额。

  2、等额本金还款法

  等额本金还款法(利随本清法),即每月等额偿还贷款本金,贷款利息随本金逐月递减,每月还款额计算公式为: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贷款期月数+(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月利率。贷款本金除以贷款月数+×贷款利率表上年限所对应的还款金额。现银行贷款主要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

  三、商贷购房需要注意的事项

  1、选择合适的贷款年限

  商业贷款年限受到贷款人年龄与资金的影响,最长为30年。贷款年限越长,每月月供越少,产生的利息也越多,反之,年限越短,月供越多,利息越少。年龄越大,贷款年限越短。

  贷款年限还可以根据自身经济实力来确认,如果资金实力充足,可以选择短期贷款,减少利息支出;如果资金实力一般的,通常选择能贷多长时间就贷多长时间,缓解经济压力。

  2、选择合适的还款方式

  商业银行贷款的还款方式有两种: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

  等额本息每个月还款总额固定,但是全部还款算下来,利息较多。等额本金还款前期月供金额大,后期逐月递减,全部利息算下来较少。

  3、咨询清楚提前还款流程

  很多购房者随着贷款年限的减少,还款压力的变小,生活能力的提高,往往会选择提前还完余款的方式,结束自己的负债生活。那么在贷款购房之前,就需要提前了解如果提前还款是否会有罚息,具体流程是什么。关于提前还款的注意事项,一定要慎重对待,仔细咨询。

  4、贷款结清后须撤销抵押

  商业贷款买房,当还清了全部贷款本金和利息后,借款人可以拿银行的贷款结清证明和《房地产他项权利证明》前往房产所在地区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涂销抵押手续。

  以上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商贷还款可以提前还款吗、商贷还款方式有哪些、商贷购房需要注意的事项的内容。希望上文的的内容会有所帮助。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欢迎上手心律师网的法律平台,我们的律师会对于疑问进行专业的咨询解答。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非诉协商方式解决纠纷

    通过非诉协商方式解决P2P网贷纠纷的机制和情形。介绍了非诉协商方式主要包括双方谈判和还款计划固定化等,投资者在某些情况下可适用。同时,也讨论了其他救济手段如民事司法救济、向行政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和向公安机关报案等。全文旨在帮助投资者了解多元化解决P2P

  • 电子章在欠薪合同上的法律效力

    电子章在欠薪合同上的法律效力问题。在新实施的《民法典》中,电子章若满足法定要件则具备法律效力。电子公章本身不具法律效应,真正具有法律效力的是电子签名后形成的HASH值。对于特殊电子合同需满足特殊要件才可生效。此外,《民法典》生效前的合同订立形式以及电

  • 网上购物付款了东西如果没有了应该怎么办

    网上购物付款后东西消失的情况及应对措施。建议消费者先与卖家联系并申请退款,了解支付流程和保障功能。若卖家不配合,可考虑起诉。另外,文章也介绍了消费者如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权,包括提起诉讼的法定条件和计算消费者的诉讼时效。

  • 非吸案属于刑事案件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相关问题。文章指出,非吸案属于刑事案件,其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存款是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形式多样,包括直接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合法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在实践中有时难以区分,关键在于是否为社会公开

  • 网贷借款前需签订协议书的必要性
  • P2P理财是否构成非法集资
  • 如何避免校园高利贷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