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 > 职务侵占罪的概念与渊源

职务侵占罪的概念与渊源

时间:2023-09-10 浏览: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0988

职务侵占罪的法律渊源

职务侵占罪的定义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的行为。

法律依据

职务侵占罪的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等。这些法律依据对于侦查、检察和审判实践提供了准确的执法和司法依据。

刑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并处没收财产。

保险公司职务侵占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将受到职务侵占罪的定罪处罚。

数额较大的起点

目前,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没有明确规定职务侵占罪的数额较大的起点,并且也没有相关的司法解释发布。因此,在实践中,通常参照1995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规定来确定。根据该解释,侵占公司、企业财物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

2000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20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这也是职务侵占罪的法律渊源之一。

立法过程

职务侵占罪的相关立法过程显示,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是根据1995年2月28日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第十条规定的侵占罪演变而来。

相关阅读

- 职务侵占罪数额起点- 职务侵占罪刑法条文释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对于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金额大小,会受到刑法和法律的制裁。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中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财产,将面临有期徒刑和财产处罚。同时,《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也对此类行为做出了相关规定,涉及收受贿赂

  • 职务侵占罪的取保候审

    职务侵占罪的取保候审情形与刑事责任。取保候审针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或羁押期满但案件未结的情形。职务侵占罪刑事责任包括侵占数额较大或巨大的公司财物,将面临有期徒刑和可能并处没收财产。公司法责任涉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和

  • 职务侵占罪的适用范围

    职务侵占罪的适用范围、认定方式、刑罚标准和量刑指导意见。职务侵占不仅涉及本单位财物,还包括与本单位有关的单位的财产。认定时考虑犯罪方式与职务是否相关,是否利用了职务便利。刑罚根据数额大小和职务侵占罪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具体量刑则根据数额和其他犯罪事实

  • 公司是否能起诉职务侵占行为

    公司是否能起诉职务侵占行为的问题。文章指出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等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物,数额较大即构成犯罪。根据相关法律,保险公司员工若有虚假理赔等行为也会构成职务侵占罪。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也规定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不得侵

  • 刑罚罚金什么时间交
  • 职务侵占罪辩护词如何写
  • 职务侵占罪的追诉期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