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 > 如此强制交易法律无能为力?

如此强制交易法律无能为力?

时间:2023-08-20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1442

  “商场、卖场的门岗有义务阻止顾客将饮料带入商厦、大卖场”

  全国首部商业物业管理企业标准在上海百联旗下的百货商厦和约100家大卖场逐步推行。其中一条规定:商场、卖场的门岗有义务阻止顾客将饮料带入商厦、大卖场。据了解,若该标准运行顺畅,将向上海甚至全国推广(8月29日《北京晨报》)。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强制交易条件,如果将饮料带入商场、卖场就有可能面临不期之道德风险,那么人们穿着衣服进卖衣服的商场,是不是更有道德风险之虞呢?是不是人们光身逛商场才会让商家放心与满意?这样的店规之荒诞不经本不值一驳,但是这样的措施能够公然地登堂入室、颁布实行即是我们真正必须警惕的地方:这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消费者权利尚未得到完善的保护。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容忍行业组织假借消费自由之名,订立如此苛刻的规定,对消费大众进行压榨。鉴于事实上商家与消费者的不平等地位,社会与政府往往对消费者的利益在法律上加以呵护,防止商家利用自己的优势任意设立交易条件侵犯消费者的利益。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1.政府的事先核准:能否带饮料进入商场,这样的交易条件并不是由行业协会一家说了算的,必须得到政府的核准,比如在以色列设有专门的审核委员会,由司法人员、消费者代表、商家代表对定型化契约条款进行审核;2.立法控制:法律根本就禁止交易者一方提出与交易宗旨不相符、减少自己的风险而剥夺对方权利的交易条件;3.司法救济:由法院审查有关的交易条件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而我国法律对于强制交易条件的规定很软弱,对于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格式化条款仅仅采取不采信的方法,而没有明确禁止;也没有对于定型化的契约条款进行专门核准的政府机构;事后的个别化的司法救济也不能使得消费者免于强势的商家的压榨。在这样的法制背景下,商家的行业组织肆无忌惮地出台有关的强制交易条件,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样的强制性交易条件的出台,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家有义务利用一切手段加强对于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希望通过这样的个案引起国家对于消费者权益的关注,采取切实的措施还消费者以公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上团购是否有发票?

    网上团购是否有发票的问题,根据发票管理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网上团购应该提供发票。商家拒绝开具发票是违法行为,消费者有权索要发票,商家若拒绝提供发票,涉嫌偷税漏税。消费者在遇到商家拒绝开具发票时,可以向税务部门举报或拨打纳税服务热线投诉。

  • 气表被装反业主是否可以不支付报酬

    燃气管理条例对于装反气表的规定,以及业主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不支付报酬的问题。燃气经营者有责任向用户提供持续、稳定、安全的燃气供应,并指导用户安全用气。如果气表被装反,业主有权要求工人重装,且如果工人拒绝,可以不支付费用。同时,燃气用户也需要遵守相关

  • 隐名股东协议的无效情形

    隐名股东协议的各种无效情形。协议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或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间需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对外公示方面,隐名股东要变更股东身份并对外公示,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合同效力方面,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间的

  • 合作协议中免责条款的法律要件

    合作协议中免责条款的法律要件及其定义和法律效力。确认免责条款的效力需满足一定的法律要件,包括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保障公民权益,合理分配当事人之间的权益与风险。免责条款的主要功能是合理分配风险,并非否定国家强制性规定的存在或藐视法律。同时,《民法典》生

  • 餐馆要求加收清洁费的合法性分析
  • 刑罚罚金有滞纳金吗多少钱
  • 劳动者承诺放弃缴纳社保,违反法律规定无效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