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只要我们从事经济形式的活动,都会或多或少出现借贷关系,这也促成了借贷合同也就是借款合同的产生,以此来保障我们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许多人都想知道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实践合同吗?这个问题因为涉及到借款合同效力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将为您做详细的说明,请您仔细阅读: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合同是实践合同。
一、具体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这就说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只有在实际交付的时候,才能使合同成立。而合同成立后,贷款人仅于到期时请求借款人返还本息。
《民法典》关于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的特别规定:
1、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属于实践合同
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因此,贷款人不支付借款的,借款人不得主张违约责任。
2、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既可为有偿,亦可为无偿
①约定利息的,不得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过部分无效。
②没有约定利息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③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无论借款合同是否约定了利息,自迟延之日起,借款人都应当支付“逾期利息”。
二、相关概念的阐述:
1、实践合同:又称要物合同,是指除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外,还须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现实交付才能成立的合同。
2、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我国目前民法典中的借款合同主要调整两部分内容,一是金融机构与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借款合同关系,另一部分是指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关系。其中以金融机构与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合同关系为主。
三、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的内容都包含哪些?
主要包含借款金额、用途、种类、利率、期限。
附件: 借款申请书、借款凭证、延期还款协议书、授权委托书、变更本合同条款的协议和贷款人要求借款人提供的其他有关材料。
四、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的主要形式:
根据《民法典》规定,借款合同应该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自然人之间借款既可以采用 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当事人可以根据合同是否有偿等具体情况选择订立合同的形式。
由此我们知道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实践合同,所以借款合同的生效时间也从借款交付时生效,同时借款合同需要符合一定的形式条件,以双方约定为主,这也体现了当事人的合意,符合合同的建立意图。同时,为了避免借款合同产生纠纷,双方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慎之又慎。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手心律师网在线律师。
二手房买卖合同中卖方代签的法律效力及相关的合同条款。内容包括:当事人信息的详细规定、标的物合同中产权归属的明确、价款及付款方式的约定、履行期限和方式的明确、违约责任的具体化、解决争议的方式、合同生效条款、合同中止、终止或解除条款,以及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公司管理制度中的合同审查与履行过程。合同签订需由高层领导和相关部门参与,遵守法律原则和统一文本,明确各方权责。合同审查需经多层审批,包括部门负责人、法律顾问等,必要时需上报主管机关或鉴证。合同履行需遵循法律约束力,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如遇变更或解除合同
不同合同类型的生效时间判断方法,包括依法成立的合同、需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合同以及附有条件或期限的合同。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确定合同成立的时间的一般规定以及合同书形式、确认书形式、实际成立的情况。
网上贷款未到账时合同是否生效的问题。在网络借贷中,如果贷款未能成功发放到借款人账户,则该贷款合同视为无效。依照合同措辞及相关法律规定,贷款只有在实际放款后才能正式生效。若贷款机构未执行放款操作,构成单方面违约,合同无法产生效力。此外,文章还提及了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