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了做好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登记注册工作,根据省人事厅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省属事业单位改制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浙人政[2003]181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现提出事业单位改制登记若干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方式
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主要按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一)原事业单位经清产核资、债权债务处理完毕并办理注销登记后,由投资者以原事业单位的全部资产或部分资产作为出资,申办企业设立登记。作为出资的原事业单位的资产,其出资方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二)由投资者以其他资产出资设立企业,再将事业单位的全部资产或部分资产予以并购,事业单位注销。并购时如需增加企业注册资本金的,增资部分的出资方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三)原事业单位经清产核资、债权债务处理完毕并办理注销登记后,由投资者以原事业单位经评估后的净资产出资设立企业。
二、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程序
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程序主要包括:
(一)改制方案的审批程序。事业单位的改制方案由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举办单位)或政府规定的审批机关审批。改制方案应明确改制的资产范围、改制方式、资产界定、资产处置的初步构想及人员分流安置等内容。事业单位的下属单位应一并纳入改制范围。
(二)资产界定和处置程序。事业单位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资产核销剥离及处置等,参照国有企业改制的政策规定执行。
(三)企业股权(出资)设置程序。由新设企业的投资者确定企业的股权比例或出资额。涉及国有股权设置的,应提交有权处置部门的批准文件。
(四)企业设立登记程序。由投资者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企业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具体参照国有企业改制登记程序操作。
三、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应提交的登记材料
(一)改制为公司制企业法人应提交的登记材料:
1、改制方案的批复;
2、资产评估确认或备案文件;
3、资产交割、处置文件;
4、主管部门(举办单位)对事业单位债务清偿或债务担保情况的说明;
5、公司全体股东对原事业单位债权债务承继情况的说明;
6、金融债权保全证明;
7、事业单位注销证明;
8、《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材料;
9、其他有关文件材料。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意见。文章强调坚持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引入民间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保护各类利益主体权益。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广泛发布项目信息、优先引入优秀民间投资主体、多种方式参与国
公司改制和变更的区别。两者在法律上不同,包括折股方式、业绩计算方式、企业形式、债权债务处理方式以及资产范围等方面存在差异。公司变更以审计后的净资产为基础折股,可连续计算原有业绩,变更后的股份公司继承原有债权债务。而公司改制则以评估值验资后进行折股,不
(一)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国有改制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或者残疾人,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本人自愿申请提前退休;(二)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申请退职的,不受年龄限制;(三)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四)有医疗机构的有效医疗资料。
中新江苏网南京7月17日电:今年江苏省省属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的改制,将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进行,据了解,本次改制的操作程序将按照五个阶段进行,它们分别是:。行政主管部门对评估结果进行审核,并以正式文件出具审核意见,连同公示材料一并报省财政厅备案,涉及政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