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赔偿标准 > 什么是日平均工资

什么是日平均工资

时间:2024-05-14 浏览:6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3295

   第一种方法用“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除以365天来计算“日平均工资”,表面看来在数字逻辑上是严谨的,但在法律逻辑上却是错误的,既没有法律依据,又损害了赔偿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因为,以365天作除数,扩大了年度法定的工作天数,在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实际工作时间,就降低了日平均劳动报酬,直接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工资”是作为劳动报酬按期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或实物。“日平均工资”即劳动者平均每工作一天应得的报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3日发布并实施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工作天数调整为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月平均工作天数调整为250天÷12月=20.83天。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平均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平均工资”的计算应为: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日平均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天;

   故,计算“日平均工资”的正确方法应为: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12月÷21.75天。

   法律具有社会属性,是群体意识的体现,是权利义务的规则。权利义务的救济保护适用法律思维和法律逻辑。数学逻辑和法律逻辑不能混同,否则就会背离法律的群体意识和社会属性。采用365天对“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进行计算,侵害了劳动者节假日休息的法定权利,对受害人一方有失公平。以法定工作日为计算基数,法律依据充分,法律逻辑清楚,既遵从了法律的规定,又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受害人的合法利益。故作为以维护当事人利益为己任的律师,恳望同仁首当其冲,努力为之。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绩效工资的赔偿问题

    绩效工资赔偿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赔偿金额按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和劳动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包括绩效工资。若劳动者工资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三倍,支付标准按三倍计算,但年限不超过十二年。概述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

  • 单位破产后职工丧葬费用的清偿问题

    单位破产后职工丧葬费用的清偿问题。依据我国破产法规定,破产财产清偿顺序包括职工工资、福利和补偿金,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以及普通破产债权。若破产财产不足,按比例分配。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 公司倒闭员工补偿:权益保障与法律依据

    公司倒闭时员工权益的保障与法律依据。劳动者有权获得工资、医疗、伤残补助和抚恤费用的补偿,高管的工资按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费用应划入员工个人账户,但根据破产法的清偿顺序,社会统筹账户费用可能得不到优先偿还。法定补偿金包括终止劳动合同应支

  • 公司解散员工的赔偿问题

    公司解散员工时的赔偿问题。用人单位自行解散导致劳动关系终止时,需支付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是按工作年数及平均工资确定。对于高薪员工,补偿有封顶限制,最多补偿十二个月。同时,法律对用人单位存在侵权行为时的责任进行了规定。

  • 企业职工去世丧葬费的计算方法
  • 劳动合同未签订的经济补偿标准
  • 休产假公司解散怎么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