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 > 劳务费是包括哪些费用所得

劳务费是包括哪些费用所得

时间:2023-09-10 浏览:8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293583

    劳务费是包括个人从事设计、法律、医疗、会计、书画、录音、录像、演出、广告、技术服务等所取得的报酬,劳务费是个人在非雇佣的劳动关系中所取得的,一般是属于自由职业的这一范畴,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按时足额的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劳务费是包括哪些费用所得

  劳务费: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设计、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演出、技术服务、介绍服务、代办服务,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二、劳务费个人所得税怎么交

  (一)劳务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定率扣除20%的费用;

  (二)劳务所得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劳务所得缴纳的营业税等税费可以先在收入中扣除。

  (三)开具劳务发票时应携带以下资料:

  1、劳务发票开具申请单

  2、税务登记证副本及经办人身份证

  3、临时工的身份证复印件

  4、付工资清单

  劳务发票指服务业统一发票务应税项目写明的是提供劳动。个人到税务机关开具劳务发票,是个人主动到税务机关纳税同时税务机关给予开具发票,具体规定如下。

  支付给个人的劳务,因为没有发票所以由税务部门代开劳务发票,实际就视同个人为一个可以营业提供劳务的独立体、劳务所得每次收入在1000元(含1000)的个税税率2%;

  (四)纳税义务人还是付出劳务而收到报酬的个人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互相委托代征税收的通知》相关规定,营改增以后个人提供劳务代开劳务费发票税率从2%到20%不等,取决于劳务费具体数额,所以需要代开发票。因为这个独立体不是公司或个体户,凭发票就可到支付单位领取报酬。而单位到税务机关开具劳务发票,也是帮付出劳务的个人来开票。

  三、劳务费用纠纷怎么处理

  (一)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这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三个渠道。

  (二)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部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它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工会代表三方组成。

  (三)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独立行使劳动争议仲裁权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四)通过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法院并不处理所有的劳动争议,只处理如下范围内的劳动争议案件:争议事项范围;企业范围;职工范围。

  以上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劳务费是包括哪些费用所得、劳务费个人所得税怎么交、劳务费用纠纷怎么处理的内容。希望上文的的内容会有所帮助。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识,欢迎上手心律师网的法律平台,我们的律师会对于疑问进行专业的咨询解答。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发放工资记录确认劳动关系

    发放工资记录在确认劳动关系中的作用。通过介绍劳动关系确认的条件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说明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如何成立,以及工资记录的重要性。文章详细阐述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不同依据、适用法律、主体资格、关系性质以及工作实施和责任承

  •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及手续

    保险合同中投保人的变更流程及所需手续。变更投保人需经过原、新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同意,并提供相关文件。对于因原投保人身故等原因变更的,还需提供死亡证明等文件。更正信息时需投保人本人签字。涉及投保人保障责任的险种变更时需填写健康告知书。部分信息变更可通过

  •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特别是在个人承包经营中的劳动关系问题。合法的承包关系中,承包人与所雇劳动者之间是独立的用工关系,与发包人之间并无劳动关系。但如果承包人原系发包人单位职工,则承包行为是双方履行劳动合同的特殊方式,双方劳动关系依然存续。判断劳动

  •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关系认定的规定。劳动关系的建立需通过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在用工一个月内订立。同时,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即使没有书面合同,满足一定条件如主体资格、劳动规章制度适用等,劳动关系仍然成立。

  • 60岁员工签劳务合同的法律依据
  •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 伤残补偿金是否属于遗产继承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