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法规 >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

时间:2020-05-25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269

发布部门: 商务部办公厅 发布文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经国务院同意,建设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外汇局等6部门于2006年7月11日发布《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就贯彻落实《意见》工作中涉及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和管理的有关具体问题通知如下:一、《意见》所称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是指从事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等各类住宅、宾馆(饭店)、度假村、写字楼、会展中心、商业设施、主题公园等建设经营,或以上述项目建设为目的的土地开发或成片开发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

二、境外机构和个人(以下简称境外投资者)在境内投资购买非自用房地产的,应根据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申请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经审批部门批准并办理有关注册登记后,在核准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相关建设经营活动。

三、外商投资设立房地产企业,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含1000万美元)以上的,其注册资本应不低于投资总额的50%;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至1000万美元的,其注册资本应不低于投资总额的50%;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下(含300万美元)的,其注册资本应不低于投资总额的70%。

四、设立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由商务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批准设立和办理注册登记手续,颁发一年期《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和《营业执照》。其中,在《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备注栏内标明“有效期至****年**月**日”。

五、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应在有效期内向土地管理部门缴纳土地出让金,申领《国有土地使用证》,凭《国有土地使用证》到商务主管部门换发正式的《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后,再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换发与《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经营期限一致的《营业执照》。

六、《意见》所称“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的项目转让”是指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依法将其开发的土地、或建设的房地产项目等向境内、外投资者进行转让。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的项目转让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境内、外机构、个人依法购买自用、自住的已建成商品房,不属“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的项目转让”范围内。

七、境外投资者通过股权转让及其他方式并购境内房地产企业,须妥善安置职工,处理银行债务,并自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颁发之日起三个月内以自有资金一次性支付全部转让金。

八、境外投资者收购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中方股权的,须妥善安置职工,处理银行债务,并在股权转让协议生效之日起三个月内以自有资金一次性支付全部转让对价。各级商务部门要严格按上述规定审批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与商务部(外资司)联系。

商务部办公厅二00六年八月十四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企业悬空金融债务的对策

    应对企业悬空金融债务的对策。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通过改革产权管理,加速金融企业产权的可交易性转变。其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诚信为原则,加强信息披露,建立个人信用及社会担保制度,完善维护信用制度的法律体系。这些对策旨在保障金融稳定和

  •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制度

    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制度。规定了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构成与职责,强调设置相对独立的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了人员的任命要求和职责。该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工厂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进行。

  • 公司法人不让退股怎么办

    公司法人不让股东退股时的三种解决办法,包括股权转让、公司回购和减资。同时,文章还涉及公司辞退员工时的工资发放以及外包人员被辞退的赔偿方式。对于股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并咨询专业意见。被辞退的员工,工资应在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时一次性结清,而外

  • 公司法如何保护小股东的合法权利

    公司法如何保护小股东的合法权利,包括了解公司信息、转让股份的自由、保障座位和发言权等。公司法还规定了董事、监事选举的累积投票制。此外,公司法人或股东的年龄没有法律规定限制,但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自然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法人与股东在行使权力和担

  • 公司法人或股东年龄有法律规定限制吗
  • 公司法人挪用借款,借款还需要还吗
  • 家里老人可以做公司法人吗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