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司法解释 > 新公司法难点探析关于引进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是否符合国情

新公司法难点探析关于引进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是否符合国情

时间:2025-01-02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0439

《公司法》修改中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中国公司制度的发展与现代化

在《公司法》修改中,拒绝引进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理由之一是中国公司制度欠发达,引进该制度的时机不成熟。然而,现代化的粗放型公司制度不仅要求立法者在鼓励投资方面融入主流公司制度文明,而且要求立法者在维护交易安全方面也要见贤思齐,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才能妥善平衡股东的权利与义务,兼顾投资兴业之促进与交易安全之维护,实现兴利除弊的双重立法目标。实际上,中国的后发的制度设计优势可以避免发达国家在放纵控制股东滥用法人资格方面的弯路。在无心之际,2002年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5条规定早已导入了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国际影响

也许有人担心,引入否认公司人格理论会使中国公司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作茧自缚,反被国外法院利用该制度判令中国控制股东对国外债权人承担债务清偿责任。然而,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首先,中国新《公司法》应严格而审慎地界定否认公司法人资格的条件与程序,不给外国法院滥用该制留下空间。其次,该制度同样适用于外国投资者在中国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无论投资者来自哪国,只要滥用公司法人资格,就一体适用否认公司人格。最后,中国引入该制度有利于督促控制股东好自为之,从根本上预防控制股东滥用法人资格。毕竟,民族经济的健康发展不能依赖控制股东滥用法人资格的经营方式。

揭开公司面纱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还有人可能担心,引进揭开公司面纱制度会阻碍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然而,只要国企公司制改革依法规范进行,慎独的控制股东就不存在有限责任待遇被否认的法律风险。当然,否认公司人格可能适用于个别国有企业公司改制不规范的情况。倘若一家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后,作为母公司的国有独资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在资产、财务、业务、人员和机构等方面混淆不分,并损害了子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法院理应在特定案件中否认子公司的法人资格,责令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权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母公司不应以国有企业改制不规范为由对抗公司法人资格否认理论。制度移植与创新的引导功能将促使国企公司制改革趋利避害,更加规范。迁就落后只能制造更多的落后和不规范。

中国公司法的创新与贡献

新《公司法》引进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既源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美国公司法的判例与学说,又超越这些判例与学说。20世纪初的美国判例首次揭开公司面纱时,既不是根据联邦立法,也不是根据各州的成文立法。德国也不是通过成文立法规定揭开公司面纱制度。与美德等国通过判例法发现与运用揭开公司面纱的立法思维不同,中国公司法将揭开公司面纱制度上升为成文立法。这也符合中国司法实践中的大陆法思维。中国立法者有着足够的睿智和勇气,把这一制度写入成文法本身就是一大创举,是中国公司法对世界公司法的一大贡献。

全球适用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

中外各国的公司现象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而共性又大于个性。因此,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在解释与适用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时既要考虑中国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特有公司现象,更要考虑到全球公司现象中的内在规律和一般性,注重借鉴美国等市场经济国家在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方面的先进经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怎样确认

    隐名股东的股东权确认问题。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合法有效并得到双方认可,同时隐名股东参与公司经营并得到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和认可,是确认隐名股东身份的关键。即使隐名股东未参与经营管理,其股东权益也应受法律保护。

  • 股东会能否代替董事会行使职权

    股东会和董事会之间的职权区别。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决定重大事项如修改公司章程、公司合并与分立等,而董事会是执行机构,负责日常经营方针等事务的决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股东会和董事会分别有不同的职权范围。总之,股东会不能代替董事会行使职权

  • 换了法人多长时间可以再变更

    公司更换法人后,可以随时再变更法人的,但变更法人时,要在变更决议或者决定作出之日起30日内申请变更登记。(一)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公司变更登记事项涉及修改公司章程的,应当提交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变更登

  • 如何告工商局虚假注册

    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将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注册资本认缴制是新修改的公司法最突出的亮点。

  • 新旧公司法修改内容对比
  • 如何变更经营范围
  • 股东会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是普通决议还是特别决议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