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种物品禁寄
《规定》对2007版禁寄物品指导目录进行了修订,将指导目录从原有的14项增加到“18+1(18类物品及其他)”项,载明物品从58种增加到188种,并将《危险化学品目录》等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和国务院相关部门规定禁止寄递的上万种物品均纳入其中。在新增的项目中,非法伪造的物品、侵犯知识产权的物品和氧化剂、固体易燃物等都被列入其中。
明确禁寄物品类别
《规定》首次明确了禁止寄递物品的概念内涵,将禁寄物品划分为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各类物品,危及寄递安全的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毒害性、感染性、放射性等各类物品,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禁止寄递的其他物品等三个类别,对禁寄物品涵盖范围作出了较为清晰的界定。
强化寄递企业主体责任
《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寄递企业主体责任,要求寄递企业在其营业场所广泛宣传告知《规定》内容及相关指导目录;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防止禁寄物品进入寄递渠道;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强化从业人员对禁寄物品的防范意识和处置能力;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安全检查设备,安排具备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员对邮件、快件进行安全检查。
明确寄递用户责任
对于寄递用户的安全保障义务,《规定》明确,用户交寄邮件、快件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禁寄物品的规定,不得交寄禁寄物品,不得在邮件、快件内夹带禁寄物品,不得将禁寄物品匿报或者谎报为其他物品交寄。
夹带违禁品可追刑责
《规定》中提到,在邮件、快件内夹带禁寄物品,将禁寄物品匿报或者谎报为其他物品交寄,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法律处罚措施。对于个人挪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行为,责任人将会受到行政处分甚至被开除处分。包括强制集资、擅自降低补偿标准等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处罚。同时,《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也规定了违反国家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受到的法律
火灾事故的赔偿问题,首先分析了火灾事故的认定与责任归属,接着介绍了刑法中涉及的两类火灾罪名失火罪和消防责任事故罪,并阐述了民事赔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区别。文章还引用了相关法律条款对火灾事故的刑事责任进行了详细说明。
违纪事实认定的依据及程序。依据包括法律法规、党内法规、党章等,程序规定根据《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审理党员违纪案件工作程序的规定》进行。同时,容错纠错机制的存在会影响轻微违纪行为性质的认定。建议完善《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以体现党内审查特色。
《行政处罚法》中关于违法行为发现时间的规定。法律规定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则不再给予处罚,且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或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此外,文章还强调了发现时间的主体是处罚机关,包括公安、检察、法院等。正确理解和应用该规定对于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