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法院和其他机关作出具有给付内容的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之后,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必须按照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期限、数额及方式履行义务,否则,对方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要求强制执行,以维护自己合法的民事权益。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必须有执行依据,即人民法院据以强制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法律文书者必须在当事人不按该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履行义务的前提下,才能作为执行根据。强制执行的根据有以下几点:
人民法院作出的具有给付内容的民事判决书和调解书可以作为执行根据。
人民法院按照督促程序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支付令可以作为执行根据。
人民法院作出的具有给付内容的民事裁定书可以作为执行根据。其中,先予执行的裁定书、执行回转的裁定书以及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和国外仲裁机构裁决的裁定书可以作为执行根据。
人民法院作出的具有财产内容的刑事判决书和裁定书,包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以及罚金、没收财产的判决书和裁定书,以及在审理刑事自诉案件中作出的具有财产内容的调解书,也可以作为执行根据。
我国仲裁机构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决定书和仲裁调解书可以作为执行根据。
我国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可以作为执行根据。公证机关可以在该文书上证明有强制执行的效力。经公证机关证明有强制执行的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按该公证债权文书履行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我国行政机关作出的依法可以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具有财产内容的行政决定可以作为执行根据。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强制执行的相关问题,小编为您推荐:申请强制执行需要哪些材料、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有哪些?
失信被执行人在履行义务后是否可以撤销被列名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后,人民法院应在一定情形下删除失信信息,包括已履行义务、执行完毕等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和方法,以及申请执行的期间和相关法律规定。
人民法院错误执行判决后,被执行人是否可以获得民事司法赔偿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被执行人因法院错误执行造成利益损失时,可申请司法赔偿。赔偿的情形包括执行未生效法律文书、超出生效范围执行、拖延执行导致财产流失等。
合伙人的监督权利,包括非执行事务的合伙人对执行事务合伙人的监督,合伙人查阅企业账册的权利以及参与企业重大事务决定的权利。这些权利都是为了确保合伙人能够客观有效地了解并监督企业经营状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芜湖县和郎溪县为了防洪保安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对国有土地上的房屋进行征收决定的公告。征收范围、实施单位、征收部门和补偿方案等都有详细说明。被征收人需在规定期限内签订征收安置补偿协议,否则将依法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