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在接受案件后,经过审查,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该案件属于公安机关自己的管辖范围,那么在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的情况下,将对该案件立案处理;如果公安机关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轻微且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符合其他法律规定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那么在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的情况下,将不予立案。
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如果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那么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内将其送达给控告人。如果控告人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如果在决定不予立案之后,公安机关又发现了新的事实或证据,或者发现了原先认定的事实错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公安机关应当及时立案处理。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
轻微伤派出所不处理的解决方式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
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会出具报案回执。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控告人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决定不予立案后又发现新的事实或者证据,或者发现原认定事实错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派出所不给立案可以申请复议。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受理案件后不立案的,如果控告人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第一百七十八条 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