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共同诉讼的定义和特征
必要共同诉讼的概念
必要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以上,诉讼标的相同,法院必须合一审理并在判决中对诉讼标的作出一致确定的共同诉讼。其目的在于避免矛盾判决。
必要共同诉讼的特征
1. 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以上:这是共同诉讼的基本要求。2. 诉讼标的具有同一性:必要共同诉讼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共同诉讼人之间的诉讼标的具有同一性;而诉讼标的的同一性源于实体法律关系。如果共同诉讼人在实体法律关系中具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即享有共同的权利或承担共同的义务,那么在诉讼中,诉讼标的就是共同的。因此,必要共同诉讼要求共同诉讼人一同起诉或应诉。如果共同诉讼人未一同起诉或应诉,法院应当追加其为当事人。3. 法院必须合并审理、合一判决:法院对共同诉讼必须采用相同的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并对共同诉讼人的权利义务作出内容相同的判决。这是由必要共同诉讼中诉讼标的的同一性决定的。
必要共同诉讼的类型
国外民事诉讼理论中的必要共同诉讼
在国外民事诉讼理论中,必要共同诉讼分为固有的必要共同诉讼和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固有的必要共同诉讼是指在诉讼标的中,各个共同诉讼人必须一致确定,并且必须一同起诉或应诉方能成为必要共同诉讼。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是指在诉讼标的中,各个共同诉讼人既可以一同起诉或应诉,也可以分别起诉或应诉,但一旦选择一同起诉或应诉,法院对共同诉讼人的诉讼标的就必须一致确定。
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中的必要共同诉讼
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中,没有固有的必要共同诉讼和类似的必要共同诉讼的区分。但根据诉讼标的的权利义务本身是否共同,或形成诉讼标的的权利义务的原因是否共同,可以将必要共同诉讼分为两种基本类型:1. 权利义务共同型必要共同诉讼:在这种必要共同诉讼中,各共同诉讼人之间对于诉讼标的,原先就存在共同的权利义务。而各共同诉讼人之所以对诉讼标的原先就有共同的权利义务,是因为共同诉讼人之间本身就存在着权利义务的共同关系或连带关系,但这种共同关系或连带关系并不是因为同一事实或同一法律上的原因引起的。在诉讼实务中,常见的情况主要有两类:(1)各共同诉讼人之间存在着权利义务共同关系,如合伙人对合伙财产的共同所有。(2)各共同诉讼人之间存在着连带债权或连带债务,如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保证人与被保证的主债务人之间存在着连带清偿关系。2. 原因共同型必要共同诉讼:这种必要共同诉讼是指共同诉讼人之间原本没有共同的权利或义务,是因为后来发生了同一事实或法律上的原因,才使共同诉讼人之间具有了共同的权利或义务。最典型的例子是,数人共同对他人造成损害,他人向数个加害人要求损害赔偿的诉讼。在损害发生前,数人之间既没有共同关系,也没有连带关系,只是因为发生了加害的事实,才使共同诉讼人之间具有了连带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引起必要共同诉讼的具体情形包括:1. 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挂靠集体企业并以集体企业名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在诉讼中,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与挂靠的集体企业为共同诉讼人。2. 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以业主和实际经营者为共同诉讼人。3. 个人合伙的全体合伙人在诉讼中为共同诉讼人。个人合伙有依法核准登记的字号的,应在法律文书中注明登记的字号。全体合伙人可以推选代表人;被推选的代表人,应由全体合伙人出具推选书。4. 企业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动发生的纠纷,以分立后的企业法人为共同诉讼人。5. 借用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盖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银行账户的,出借单位和借用人为共同诉讼人。6. 在继承遗产的诉讼中,部分继承人起诉的,人民法院应通知其他继承人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被通知的继承人不愿意参加诉讼又未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人民法院仍应将其列为共同原告。7. 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为共同诉讼人。8. 共有财产权受到他人侵害,部分共有权人起诉的,其他共有权人应列为共同诉讼人。9. 在因连带保证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中,债权人向保证人和被保证人一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将保证人和被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债权人仅起诉保证人的,除保证合同明确约定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外,人民法院应通知被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债权人仅起诉被保证人的,可只列被保证人为被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担保法解释》,引起必要共同诉讼的具体情形还包括:1. 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为他人提供保证的,在审理保证纠纷案件中可以将该企业法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提供保证的除外。2. 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一并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将债务人和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3. 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行使担保物权时,债务人和担保人应当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4. 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当事人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债务人与保证人、抵押人或出质人可以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4月16日颁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将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列为共同被告。
必要共同诉讼人的追加
在必要共同诉讼中,由于诉讼标的具有同一性,法院只能合一审理和判决,当事人只能一同起诉或应诉。因此,如果在起诉或应诉时有部分当事人未参加诉讼,就需要追加当事人。当事人的追加可以由法院依职权进行,也可以由法院根据参加诉讼的当事人的申请追加。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如果在起诉时法院发现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未参加诉讼,应当通知其参加;当事人也可以向法院申请追加。但如果应当追加的原告已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可以不予追加;如果不愿意参加诉讼但又不放弃实体权利的,仍应追加为共同原告,其不参加诉讼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和判决。被追加的被告如果不愿参加诉讼,法院一般可以对其缺席判决,但对符合拘传条件的被告,则可以通过拘传强制其到庭参加诉讼。
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
在必要共同诉讼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以上,因此除了原被告之间的外部关系,还涉及共同诉讼人之间的内部关系。由于各个共同诉讼人都是独立的诉讼主体,都可以独立实施诉讼行为,因此我国民事诉讼法是以承认原则来处理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的。即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具有共同权利义务,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具有效力。这种承认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默示的承认是指只要共同诉讼人未对其他共同诉讼人的诉讼行为表示异议,即表明该共同诉讼人已经承认。不过,承认原则也有例外,共同诉讼人中一人对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的,如果上诉后为不可分之诉,不管其他共同诉讼人是否承认该上诉行为,上诉的效力都及于共同诉讼人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