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哄抢罪立案标准
哄抢罪立案标准:
1、必须达到数额较大;
2、必须有情节严重的行为;
3、必须是哄抢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人。
根据上海市高级法院的有关规定:
聚众哄抢数额在4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严重情节”;
聚众哄抢数额在4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二、聚众哄抢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聚众哄抢罪与刑法第289条规定的聚众“打砸抢”的界限
前者一般只是聚集多人抢夺公私财物,一般不使用暴力手段,即使使用轻微暴力,也不针对人身,后者则是聚集多人又打又砸又抢,是一种破坏性更为强烈的严重犯罪,暴力色彩极为明显、浓厚;前者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后者则不是独立的罪名。
2、聚众哄抢罪与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的界限
前者客观方面为聚众哄抢公私财物,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后者表现为聚众扰乱各种公共场所的正常的秩序等活动,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前者的犯罪对象是公私财产,后者则不一定。
三、聚众哄抢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构成本罪。并非是所有参加聚众哄抢的行为人,而是只有其中的首要分子或者积极参加的人才能成为本罪主体,“首要分子”,是指在聚众哄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人员。“积极参加的”人一般是指在聚众哄抢中,积极出主意,起骨干带头作用,哄抢财物较多的。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具有聚众哄抢的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包括自己占有或者第三者占有。没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不能定本罪,实践中,有的人因与他人发生债务或财产纠纷,采用纠集多人强行夺取对方财物的方法,用以抵债,可以本罪论处。
以上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哄抢罪立案标准的内容,哄抢罪的立案标准一般是指哄抢财物数额较大、情节严重,属于哄抢的首要分子的,哄抢行为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社会危害程度也高,若您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建议咨询手心律师网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两百八十九条逃税罪的处罚标准和刑事立案标准。逃税罪指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若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具体标准包括逃税数额、所占应纳税额比例等条件。根据不同情况,纳税人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包括有期徒
职务侵占罪的追捕问题。公安机关在立案后是否进行网上追逃取决于案情和嫌疑人情况。职务侵占罪定义为公司、企业等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网上追捕条件为公安机关掌握重要证据且嫌疑人逃跑。根据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罪有不同量刑标准,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财
刑事诉讼中立案通知书的下达时间,以及当公安机关不立案时的解决方法。文章还介绍了公安立案后的程序,包括侦查活动、移送审查起诉和判决等流程。同时,提到了相关法律规定的判决标准和程序。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规定。该规定适用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备案原则包括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备案程序要求制定机关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备案,并需要提交备案报告、正式文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