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工程合同的主体应具有一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一般情况下,主体应为法人单位,即发包人应为计划机关批准的建设单位或经批准成立的工程筹建机构。承包人应为具备进入建筑市场进行建筑业务活动资格的建筑企业法人。
个人公民一般不能成为建设工程合同的主体,只能是承揽合同的主体。
承包人所承包的工程范围应与其企业的级别范围相符。
承包人在施工所在地应办理施工许可手续,特别是外地施工企业进入本地区施工,应遵守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办理施工许可证。
建设工程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查应包括上述要求。合同当事人也应符合上述条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这种情况,是否一律认定合同无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违法分包人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责任。相关规定明确,违法分包合同无效,人民法院可收回违法所得。承包人需对工程质量问题承担责任。劳务分包合同有效性取决于承包人是否具有法定资质。发包人若存在过错,如提供设计缺陷等,需承担相应责任。同时规定了承包人解除合同
建设工程承包的法律原则,包括承发包双方依法订立书面合同并全面履行合同义务的原则、建筑工程发包承包实行以招标、投标为主的原则以及禁止承发包双方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原则。要求遵守相关规定,保证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以确保择优选择承包单位并防止不正当手
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的建设工程合同,内容包括工程基本信息、工程期限、工程价款结算及付款方式、建筑材料设备的供应和采购,以及工程质量标准及验收。合同详细规定了工程名称、地点、承包范围、工程期限、付款方式和工程进度等细节,同时规定了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
起诉工程承包合同相关诉讼所需的基本证据,包括承包方和发包方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用以证明诉讼主体资格;建设工程合同等文件作为提出支付工程款诉讼的事实依据;以及法院有权主管或管辖的证据。法院在受理此类案件时,应确保以上证据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