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

时间:2024-03-07 浏览:9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500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再审立案的规定

第一条 再审立案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为加强审判监督,规范再审立案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本规定。

第二条 地方法院和专门法院的再审立案

地方各级法院和专门法院负责处理以下案件的再审立案:

(一)本院作出的终审裁判,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

(二)下一级法院复查驳回或者再审改判,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

(三)上级法院指令再审的;

(四)人民检察院依法提出抗诉的。

第三条 最高人民法院的再审立案

最高人民法院负责处理以下案件的再审立案:

(一)本院作出的终审裁判,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

(二)高级法院复查驳回或者再审改判,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

(三)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提出抗诉的;

(四)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应由自己再审的。

第四条 上级法院的直接立案复查

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作出的终审裁判,认为确有必要的,可以直接立案复查。经复查认为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可以决定或裁定再审。

第五条 再审申请人或申诉人的申请材料

再审申请人或申诉人向法院申请再审或申诉,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再审申请书或申诉状,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申请再审或申诉的事实与理由;

(二)原一、二审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经过法院复查或再审的,应当附有驳回通知书、再审判决书或裁定书;

(三)以有新的证据证明原裁判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为由申请再审或申诉的,应当同时附有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者照片;需要法院调查取证的,应当附有证据线索。

申请再审或申诉不符合规定的,法院不予审查。

第六条 再审申请或申诉的审查处理

再审申请或申诉一般由终审法院审查处理。上一级法院对未经终审法院审查处理的再审申请或申诉,一般交终审法院审查;对经终审法院审查处理后仍坚持再审申请或申诉的,应当受理。对未经终审法院及其上一级法院审查处理,直接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或申诉的,上级法院应当交下一级法院处理。

第七条 刑事案件的再审立案条件

对终审刑事裁判的申诉,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法院应当决定再审:

(一)有审判时未收集到的或者未被采信的证据,可能推翻原定罪量刑的;

(二)主要证据不充分或者不具有证明力的;

(三)原裁判的主要事实依据被依法变更或撤销的;

(四)据以定罪量刑的主要证据自相矛盾的;

(五)引用法律条文错误或者违反刑法规定适用失效法律的;

(六)违反法律关于溯及力规定的;

(七)量刑明显不当的;

(八)审判程序不合法,影响案件公正裁判的;

(九)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索贿受贿、徇私舞弊并导致枉法裁判的。

第八条 民事案件的再审立案条件

对终审民事裁判、调解的再审申请,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法院应当裁定再审:

(一)有再审申请人以前不知道或举证不能的证据,可能推翻原裁判的;

(二)主要证据不充分或者不具有证明力的;

(三)原裁判的主要事实依据被依法变更或撤销的;

(四)就同一法律事实或同一法律关系,存在两个相互矛盾的生效法律文书,再审申请人对后一生效法律文书提出再审申请的;

(五)引用法律条文错误或者适用失效、尚未生效法律的;

(六)违反法律关于溯及力规定的;

(七)调解协议明显违反自愿原则,内容违反法律或者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

(八)审判程序不合法,影响案件公正裁判的;

(九)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索贿受贿、徇私舞弊并导致枉法裁判的。

第九条 行政案件的再审立案条件

对终审行政裁判的申诉,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法院应当裁定再审:

(一)依法应当受理而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

(二)有新的证据可能改变原裁判的;

(三)主要证据不充分或不具有证明力的;

(四)原裁判的主要事实依据被依法变更或撤销的;

(五)引用法律条文错误或者适用失效、尚未生效法律的;

(六)违反法律关于溯及力规定的;

(七)行政赔偿调解协议违反自愿原则,内容违反法律或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

(八)审判程序不合法,影响案件公正裁判的;

(九)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索贿受贿、徇私舞弊并导致枉法裁判的。

第十条 刑事案件的申诉时限

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的申诉,应当受理;超过两年提出申诉,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受理:

(一)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

(二)原审被告人在本条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三)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

不符合规定的,法院不予受理。

第十一条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再审立案

人民法院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仅就民事部分提出申诉的,一般不予再审立案。但有证据证明民事部分明显失当且原审被告人有赔偿能力的除外。

第十二条 民事、行政案件的再审申请时限

人民法院对民事、行政案件的再审申请人或申诉人超过两年提出再审申请或申诉的,不予受理。

第十三条 再审申请或申诉的主体资格

人民法院对不符合法定主体资格的再审申请或申诉,不予受理。

第十四条 不予受理的民事案件

人民法院对以下民事案件的再审申请不予受理:

(一)人民法院依照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

(二)人民法院裁定撤销仲裁裁决和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案件;

(三)人民法院判决、调解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但当事人就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的除外。

第十五条 上级法院的受理限制

上级法院对经终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或者经两级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复查均驳回的申请再审或申诉案件,一般不予受理。但再审申请人或申诉人提出新的理由,且符合相关法律和本规定的条件的,以及刑事案件的原审被告人可能被宣告无罪的除外。

第十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的再审立案

最高人民法院再审裁判或者复查驳回的案件,再审申请人或申诉人仍不服提出再审申请或申诉的,不予受理。

第十七条 本规定的施行

本规定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以前有关再审立案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不同意撤诉的处理方式

    不同时机下原告申请撤诉而被告不同意的处理方式。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法院一般会准许撤诉;而在法庭辩论终结后、法院宣判之前,如果被告不同意,法院有权不予准许撤诉。具体是否准许需根据案件情况和相关法律依据进行裁定。

  • 第一审的审理公开性问题

    第一审案件的审理公开性问题,根据不同案件的性质和情况,以及是否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因素,法院会决定采用公开审理或不公开审理的方式。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审理公开性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特殊情况处理。

  • 再审申请的适用范围和程序

    再审申请的适用范围和程序。再审适用于人数众多或法律关系简单的案件,如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等,当事人需向原审法院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再审申请程序包括当事人提交材料、法院审查、裁定再审或驳回申请等步骤。法律明确了再审的时效、主体和适用范围,已生效的解除婚

  • 延期开庭审理是否需要裁定?

    延期开庭审理的裁定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若案件一方申请延期审理且符合法定情形,法院会进行裁定。延期审理的情形包括通知新证人到庭、调取新物证重新鉴定、检察人员发现需补充侦查及申请回避等情况。

  • 民事二审结案时间
  • 起诉程序
  • 法院通知立案的程序和职责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