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和设计-建造合同条件》特别适合于“设计-建造”(Design-Construction)建设发行方式。该合同范本适用于建设项目规模大、复杂程度高、承包商提供设计、业主愿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承包商的情况。《设备和设计-建造合同条件》与《建造合同条件》相比,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业主不再将合同的绝大部分风险由自己承担,而将一定风险转移至承包商。因此,如果业主希望:
(1)如在一些传统的项目里,特别是电气和机械工作,由承包商作大部分的设计,比如业主提供设计要求,承包商提供详细设计;
(2)采纳设计-建造履行程序,由业主提交一个工程目的、范围和设计方面技术标准说明的“业主要求”,承包商来满足该要求;
(3)工程师进行合同管理,督导设备的现场安装以及签证支付;
(4)执行总价合同,分阶段支付。那么,《设备合同范本》(新黄皮书)将适合这一需要。
(1)框架:借鉴1995年橘皮书的格式,合同结构类似新红皮书,并与新红皮书、银皮书相统一。
(2)业主方面:对设计管理的要求更加系统、严格,通-用条件里就专门有一条共7款关于设计管理工作的规定。同时赋予了工程师较大权力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批;限制了业主在更换工程师方面的随意性,如果承包商对业主提出的新工程师人选不满意,则业主无权更换;业主对承包商的支付,采用以总价为基础的合同方式,期中支付和费用变更的方式均有详细规定。
(3)承包商方面:承包商要根据合同建立一套质量保证体系,在设计和实施开始前,都要将其全部细节送工程师审查;增加可供选择的“竣工后检验”并严格了“竣工检验”环节以确保工程的最终质量;另外,新黄皮书的规定使承包商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如将“工程所在国之外发生的叛乱、革命、暴动政变、内战、离子辐射、放射性污染等”在原黄皮书中由业主承担的风险改由承包商来承担,当然因为设计工作是由承包商来提供的,设计方面的风险自然也由承包商承担。
(4)索赔、仲载方面:与新红皮书一样,采用DAB工作程序来解决争端。
个人是否能够签订建筑工程合同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具备企业法人资格及相关建筑业资质的企业才能担任承包方,个人签订建筑工程合同是无效的。文章还介绍了工程合同纠纷的取证方法,包括需要准备的相关证据和文件。遇到相似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起诉流程和法律依据。首先介绍了如何起诉,包括写好诉状、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参加诉讼、不满意一审判决或裁定可提起上诉等步骤。接着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如《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起诉、管辖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规定。同时,也探讨了装修合同属
建筑工程合同中挂靠人的工程款能否追回的问题。对于已竣工并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结算;若验收不合格,则需修复后再次验收。如果工程项目未竣工且合同无效,相关各方需立即停止施工并根据实际情况结算。同时,挂靠合同成立生效需满足涉及两方或以上
主体验收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并符合验收标准、质量资料齐全、整改完成、钢筋质量检测合格、施工现场符合生产条件等。同时,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需具备特定条件,如完成设计和合同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