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 浅析当事人申请再审案件立案难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当事人申请再审案件立案难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4-04-14 浏览:28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15953

再审案件立案难的主要原因及其法律规定

一、法院内部的原因

1. 法院领导重视不够,立案庭力量薄弱。

由于部分法院领导对申诉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服务大局的意识不强,导致重审判而轻视申诉。他们没有将申诉工作视为审判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来重视,导致立案庭力量不足。有些法院将立案审查部门视为“闲置人员安置部”,这些人员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数量少且素质不一,必然会影响申诉工作的质量。

2. 部分法官敷衍塞责,不负责任是再审立案难的主要原因。

有部分当事人的申请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例如在终审判决书生效后,出现了新证据足以改变原判决认定的事实等,但立案法官基于各种原因不给予立案审查。某些法官认为当事人到法院申诉或申请再审是给同事找麻烦,给法院抹黑,因此害怕申诉和躲避再审。某些法官出于本部门利益的考虑,责任心不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认识不足,没有服务大局的意识。他们机械地认为法律程序已经完成,与法院无关,不注重案件的社会效果。对当事人的申请理由不予认真细致的审查,费尽心思找出各种理由不予受理。对当事人的意见反映,他们没有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疏导,方法简单,说理不透,不能以理服人,以法服人。有些法官对涉诉上访的当事人态度生硬、冷漠,没有给予当事人基本权利应有的尊重。有些法官将本应由本级法院受理的案件推向下级法院,一味地推诿敷衍,导致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不能立案,当事人无门可告。

3. 部分法官将申请再审与申诉混为一谈,影响了当事人诉权的行使。

司法实践中,由于某些法官的业务素质不高,法学功底不扎实,对申请再审和申诉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搞不清,将本应是诉讼权利的申请再审当作民主权利对待,导致再审立案难。申诉是指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对法院的判决或裁定不服,请求有关部门重新处理的行为,其性质是宪法规定的一种民主权利,其法律依据是《宪法》第四十一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的权利。申诉不一定引起再审,它只是法院、检察院发现错案的一种方式或途径。而申请再审则是民事、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协议,认为有错误向原审法院或上一级法院申请再行审理的行为。其性质是当事人的一种诉讼权利,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再审程序的发生。二者的性质、提起的主体范围、提起的时间、提请的机关、法律后果都不相同。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刑事案件与民事、行政案件的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范围是不相同的。前者的启动主体仅限于法院、检察院,当事人只能请求法院、检察院启动再审程序,而后者的启动主体除法院、检察院外还有当事人,故现行《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规定得非常明确。

4. 有些案件部分审判程序不透明,侵害了当事人的知情权。

法院审判工作的某些环节存在隐形程序,导致当事人对法院公正执法产生误解。例如,有些案件在审理过程中由于内部请示、汇报、与有关部门协调、鉴定、评估、拍卖等环节存在暗箱操作,影响了当事人的知情权。一旦因这些程序影响了案件的实体判决和执行结果,当事人就会怀疑法院办案不公,为了“讨回公道”,于是开始申诉或申请再审。

5. 个别案件程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

个别案件因一、二审在适用法律程序上存在问题,说理不透彻不充分甚至不说理,或者说理部分与判决结果不一致,导致当事人对实体判决不满。有些判决书错别字较多,引用法律条款不准确,严重影响了判决书的权威性。虽然经过再审审理,指明原判存在的程序错误,但由于最终维持了实体判决,当事人对此持怀疑态度,导致申诉不断。

二、法律规定的方面的原因

1. 法律规定过于笼统,不易为当事人所理解掌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从立案审查制到立案登记制

    中国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改革,从立案审查制转变为立案登记制,并强调形式审查的重要性。为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对于满足形式要件的案件应予以立案,同时废除不合法律的立案“土政策”。对于一次性立案未成功的当事人,提供救济和帮助。面对可能的案件增量,通过制裁违

  • 深圳宝安区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机制的改革

    深圳市宝安区针对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机制的改革。通过法院、劳动监察部门和人民调解组织的资源整合,建立多方联动调节机制,并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指导和培训,以提高调解成功率。试点以来,宝安区劳动争议联调工作室取得了显著成效,法院也支持人民调解的权威性和终局性。

  • 诉前财产保全复议期限

    诉前财产保全复议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诉前财产保全措施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五日内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法院将在十日内审查。裁定正确的会驳回申请,不当的则会变更或撤销。利害关系人的复议申请也将依照民事诉讼法相应规定处理。

  • 刑事二审终审后的再审程序分析

      刑事案件经过二审后,不服判决是不能上诉的,因为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度。  如果判决有错误,可以申请再审。  第二百三十八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

  • 如何申请刑事再审
  • 刑事案件再审能否中止执行
  • 超过期限没有申请再审怎么办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